作为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新闻书画院的院长,当了三十多年的记者,主持过报纸工作,接触过不少的书画名家,又是俄罗斯画家中国(牡丹江)创作基地的负责人,想要画一幅肖像则不是什么难事。2009年俄罗斯功勋画家萨莎就曾在我生日的时候给我画了一幅50X70CM的油画肖像
(附图1)
,著名漫像画家吉伟也为画了一幅带有夸张色彩的人物漫像(附图2)
,画得真是神乎其神, 看过的人都夸画出我的“魂”了,越看越有意思,越看越觉得是这么回事,这倒是真的,吉伟对我比较了解,也知道我现在从事俄罗斯油画和朝鲜画创作基地的项目,尤其是他刻画的漫像人物无不入木三分,四年前为青岛啤酒孙明波总裁创作的漫画作品,于2009年12月2日,在“湖南希望工程感恩20年慈善拍卖晚宴”上,以30万人民币被当天在场的唯一一位外籍人士拍走。就是这样的漫画家出手画一张能让本人满意的作品,少了十万元八万元是不会接单子的。可到现在我还没请他喝杯酒呢。
其次是著名钢笔画家刘海章为我创作的简笔画肖像
(附图3)
,简约、大气、富有韵味。
而黄哲为我画肖像纯属是 从“考验”和品评他的画技入手引发的一场“误会”促成的,说起来挺有趣,其由头是从朝鲜方面引起的。
当初朝鲜国家展览总局派出这个代表团来到牡丹江新闻书画院,目的是在原有的“朝鲜画中国区总代理”的基础上与牡丹江新闻书画院共同创建“朝鲜画家中国创作基地”,并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朝鲜画、朝鲜油画大型展览”活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以代表团团长李永日为首,一级画家(仅次于人民艺术家)黄哲、一级画家张胜哲要在画家基地进行一个月的现场创作,李团长自然在我面前少不了“吹嘘”和夸奖黄哲如何有造诣、有潜力,是朝鲜最有实力和发展前景的画家,更是将来的朝鲜的第二个“鲜于英”(朝鲜已故著名画家,在国际上极有影响力),而对与黄哲一起来的张胜哲却从不这样夸,当时我有点“怀疑”李团长是否跟黄哲是亲戚或者感情较好,并没太往心里去,寻思张胜哲比黄大8岁,怎么着也不比黄哲差多少,等他们各自画了两幅作品后我心里有点数了,有点差别,但不是那么大。8月下旬的一天中午,我们四人在基地的茶室喝酒时,李团长当着张胜哲的面又夸赞起了黄哲,借着点酒劲,我跟李团长说:“要是检验一位画家最基本的画技应该让他画点什么?”李团长说“当然是让他画肖像了,这种形式最能体现画家的基本功如何了”。说完李团长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盯着我的眼睛说:“你是不是不大放心(相信)黄哲的水平?我可告诉你,他可是我们展览总局的‘招牌’呀?!是代表我们朝鲜画家水平的呀?!这样吧,就让黄哲给你画一幅肖像好了,你要是满意了就知道我说的没错了”,李团长曾经在朝鲜驻中国沈阳领事馆工作了8年,不仅对中国文化有较深的研究,汉语说的几乎听不出来是朝鲜人,中国歌曲唱得比我们都起劲、都有味道,所以,他明显看出来我有点不大相信黄哲的画技有多高,好象他夸大了对黄哲的“褒奖”、自身受了很大的委屈似的。其实,我也看出来黄哲的确“手把”很高,画技独特,表现力非凡,但在一定程度上有点替张胜哲“抱不平”——都是一起来的,都是一级画家,且总是当着人家的面夸另一个同事,一般人会受不了的,但毕竟是人家朝鲜同志的事情,我们管不了,也不能管,事实上,我并没有其它的意思,可李团长却误会了,用朝鲜语与黄哲连说带比划的,好象告诉正在喝酒的黄哲马上给我画一幅肖像,黄哲把目光转向了我,眼神里充斥着些许的“挑衅”,说了半天我一句也听不懂的朝鲜语,又是李团长为我解的围:“黄哲问你,给你画肖像有什么特别要求吗?我已经跟他下‘命令’了,让他用真本事给你画一幅代表朝鲜画家水平的肖像,一定要让你满意,要比俄罗斯画家画的还要好,还要像你。”我一看他们有点“急眼”了,要玩真的了,便息事宁人地说:“别当真,我只是说说而已,并不是让你们画。我已经有好多肖像了”。越是这么说,对方越是怕我不理解他们,生怕低估了朝鲜画家的真实水平,偏要给我画不可,没有办法,为了让黄大师“不辱使命”,为了能与俄罗斯画家一比高低,也只能拿我这个“名模”做固定“靶子”了——因为之前有两位俄罗斯、中国画家先后为我画过肖像,这样也好有个可比性。于是,刚吃过饭就被黄哲拉到基地创作室的椅子上坐定、端详、拍照,然后便“操练”开来,一小时后,我被“释放”。下午三点多回来刚要进办公室,就被黄哲拦住了,也不说话,拉着我就往画架旁走,近前一瞅,我肖像的轮廓出来了,还别说,挺像的,连我的秃脑门,大耳朵等基本“元素”都显现出来了。我比划着竖起大拇指说:“漂亮”——这话他能听得懂。黄大师有些害羞、且谦虚地点点头,又埋头画了起来。第二天、第三天、几乎是一天一个样,一天比一天更像“我”,这些天,来了不少到基地展厅观赏朝鲜画展的顾客,知道是在画我的肖像都夸画得好,看到围观了很多中国同志在欣赏自己的现场创作,黄哲似乎受到了更大的鼓舞和鞭策,画得越发起劲了,直到第四天上午(每天8小时雷打不动在基地创作,5点半下班后回到住地再创作到晚上十一、二点,早上有时4点就起来创作,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让我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更让我们中国同志感动),牡丹江的著名画家、曾是市美协副主席王长江老师、市书画院院长高洪艺老师的付强先生闻讯赶来,亲自看了黄哲为我画的肖像以及《父辈》《节日里的苗族姑娘》等作品,付先生跟四位与他一同过来的朋友夸赞道:“不愧是朝鲜的一位高手,的确出手不凡呀,将来这小子错不了,是个潜力股。在牡丹江画油画我没服过谁,但这小伙子让我服气,真是块料。”并夸奖我这个画家选对了,让他来中国创作是个创举、开了先河,把朝鲜的文化艺术引进到中国是件有意义的好事、是件大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朝鲜的文化艺术,对我们自己也是件好事。这时,我才仔细端详着这幅掺杂着许多复杂感情和许多意义以及三个国家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也是在暗地里较劲)的一幅肖像,还别说,活脱脱的一个我,尤其是眼睛、耳朵、嘴巴,透着一种从里到外都能感觉得到的精、气、神。就连耳边的几根弯曲的白发也表现得活灵活现——一句话:像!(附图4)
连日来,好多画友和藏友通过“朝鲜油画网”网站和“朝鲜画家中国创作基地”博客看到了我这幅肖像,纷纷打电话问卖多少钱?员工们在婉言回绝后,开玩笑说道“真人卖,肖像不卖”。
不少领导和企业界的朋友闻讯后特地赶到创作基地的展厅观赏我这幅肖像,在赞叹不已的同时提出来要黄哲给自己或家人画一幅肖像或者全家福,我把相关要求、条件一一表明后,告诉对方,画肖像不同一般的作品,需要的时间长,要求也不一样——若是画风景,多一笔少一笔根本看不出来,偷点懒也无所谓,可画肖像则不然,要是有一点不像,看起来就觉得差得太远,或者根本就不是本人,那叫一个“不成功”,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太着急,得给画家留下一定的时间,还得提前“挂号”,得有个先来后到,不论多大领导,画家面前一律平等。如今,已经接了11个肖像的单子了,够黄大师“喝”一“壶”得了,一时半会算是轻松不了了,谁让他在我面前“显摆”来着?!不过,他这一“显摆”倒让我对他刮目相看,对后起之秀的朝鲜油画家有了一个更新、更深的认识,且为双方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朝鲜画家在朝鲜政府惟一设在国外的“朝鲜画家中国创作基地”除了进行常规的现场创作业务以外,还多了一种新兴的项目——肖像创作!且态势良好,已经完全被中国同志接受,还为澳大利亚收藏家、艺术家德克夫妇等国外客户创作了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肖像作品,颇有些应接不暇呢!
作者:成吾君 《牡丹江晨报》高级记者
朝鲜画家中国创作基地中方负责人
附录资料
在2012年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黄哲的一幅油画作品从10万元起拍,成交价达到60万元。在多伦现代艺术馆的展览中,黄哲创作于2012年的油画《6·1国际儿童节》,售价超过50万元人民币。因此,一旦朝鲜艺术市场放开,他的艺术佳作价格必然飙升。
“。。。。。。朝鲜画家们的画还在持续升温。在2012年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黄哲的一幅油画作品从10万元起拍,成交价达到60万。黄三妹说,在多伦现代艺术馆的展览中,黄哲创作于2012年的油画《6·1国际儿童节》,售价“超过50万元人民币”。这幅油画展现的是拔河的场景:绿草如茵的操场上,两位扎着马尾,戴着白色贝雷帽,西裤、短衬衣搭配领带的女老师,正带着一群朝鲜小学生进行拔河比赛。学生们戴着蓝色贝雷帽,打扮得像橄榄球球员,有的铆足了劲,有的左顾右盼,有的还在和队友说笑。”——摘自2013年2月28日《南方周末》:《这是一支原始股——被忽略的朝鲜当代艺术》
黄哲
1971年9月26日出生于朝鲜平壤市平川区;
1993年毕业于平壤美术大学油画系,1995年平壤美术大学研究生毕业,1995年至2007年在平壤美术大学油画系任教授。2008年调入朝鲜国家展览总局的三池渊美术创作社油画团进行专职创作。系一级画家系列最具实力的青年画家。其代表作《金日成将军慰问孤儿园的孩子们》2000年获国家金奖;《十月的日出》《金主席视察军人餐厅》等十多幅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收藏。《祖国的春天》在中国拍卖时受到了业界高度评价。
2011年8月-9月,受朝鲜对外展览总局派遣,黄哲与同事张胜哲等人来“朝鲜画家中国创作基地”工作两个多月,创作了多幅优秀作品,颇得中国藏友和美术爱好者的喜爱,尤其是他为中国人创作的肖像,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像照片一样逼真、传神,考究的油画语言充斥画面,让人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