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而辛劳的过程,也是父母自身修炼的过程。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好奇、好玩。很多时候,他们会调皮捣蛋不听话,会闹情绪、会无理取闹、会突然很叛逆很任性,会让家长在瞬间很崩溃……但是,如果我们时常能够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发现,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学着跟孩子低声说话,便是我们往好的教育方向迈进的第一步。
很多时候,明明我们心里是非常爱孩子的,但是,当孩子没有根据我们的意愿做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嗓门,大声地斥责孩子。就好像我们的声音越大,就对孩子越有震慑作用,就越能让孩子听自己的话。而大声呵斥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无非两种,一种是确实被大嗓门震慑住了,但是内心却是害怕、恐惧,原本欢愉平和的情绪被家长彻底捣毁。而这种情绪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被修复。这个时候不会去思考为什么错了,只盼着赶快结束训斥;另外一种是,孩子的情绪被你破坏了,他有了和你一样的甚至更坏的情绪。于是开始大声回击你。你们之间就这样开始了相互之间坏情绪的恶性影响,却根本没有解决问题。
同样的问题,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能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面带微笑,低声跟孩子说话,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懂得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遇到事情先学会冷静然后好好说话。我们说这种情绪的管理能力非常重要,让孩子学会慢慢修炼。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我们自己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在孩子的人生中,任教时间最长的老师,是父母。大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静,动不动就大声责骂孩子的父母,会对孩子性格养成、心理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
心理学家也对说话的声调进行过研究。发现处理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声调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评孩子,低声调说话更容易让孩子接受。这是因为,低声调可以让人更理智一些、情绪更平和一些,也可以让孩子抵触、叛逆的心理防线有所松驰,更加有利于沟通。低声说话,不仅可以集中对方的听力,也可以先发制人,不让孩子使用高声调。
所以说,我们要学会低声教育,学着和孩子低声说话。低声说话,降的不止是声调,更是大人在生活中滚爬后容易浮躁的那颗心。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大人们的尊重,而这种尊重和信任,会使孩子产生自信。这种自信的能力,会给孩子的整个人生带来不可预估的改变。会更容易让孩子感知幸福。而我们对孩子未来最大的希望,不就是能够幸福、容易幸福吗?
作为孩子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也是经常遇到各种问题。有以上感悟,也是在孩子的问题上多次崩溃后得到的经验总结。希望它能够对大家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参考的价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