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到那种在路边呵斥孩子,当众怒骂或者殴打孩子的家长。我总是很无奈,觉得这种教育方式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看到那种孩子在地上撒泼打滚,对着爸妈长辈大吼大叫的情景。我会想这是长期“言传身教”的结果。
在我朋友圈里,我对孩子的耐心应该是有目共睹的。很多时候也在分享自己一些有效的方法。大宝一年级了,总体来说不是出类拔萃一眼就是学霸,精英男孩。但也还算是彬彬有礼,懂事规矩的孩子。也会有发脾气,也会有不想学习,但是我基本都不会打他,每次遇到问题我都是运用我学的心理学,教育学等等一些知识去共情,了解语言背后的欲望,普及良好的自我感。我一直对自己的教育方法保持在80分的评价。
小宝,从出生开始肯定没有哥哥成长过程得到的关注多。他的性格天性要活波好动一些,也独立大胆。
前几天疫情,被隔离,分开了四五天。晚上跟着阿姨睡觉不吵不闹,以前跟着我睡觉都还要抱着走来走去,那几天在家很听话。我都很欣慰。
今天他满两岁,昨天被我认真的打了一顿。昨晚吃过晚饭后,哥哥要下楼和教练打球,我说带着他一起下楼。弟弟想要拿西瓜球,电梯来了就没有拿下楼了。一路上就嘟囔个嘴很不开心,我抱着他也要乱动。到了篮球场,以前他就自己到处跑踢球,也有多的球但是他就是不要,给他带的玩具车他也不要,乱丢。教练第一次上课给我说哥哥情况。弟弟在那里撒泼,我就把手机给他,让他看动画片。沟通结束,我看到起风了,手机也要没电了。我就说把弟弟先带回去,等会来接哥哥。弟弟就开始大吼大叫,抱在身上一个劲的乱蹦,还挥手打我。我一边安慰,一边往家走。
感觉昨晚哭的特别厉害,印象中没有那么浑的闹过。到电梯口,有一对情侣,看我弟弟在那哭闹,我耐心引导,弟弟边哭边说手机,手机。我说你要看手机吗?他说嗯。我当时感觉是无奈,又有点恼羞成怒。感觉到那小两口在窃窃细语,这个家长怎么教育孩子哦,这么小,不看手机就打家长。
弟弟不依不饶,我不同意一巴掌一巴掌的打我脸上,确实是很痛。我安慰说回家看电视,马上就到了。但自己明显感受到已经有怒火了。
后面又来了几个等电梯,电梯到了。我进去,旁边电梯估计也要到了,等的人都进了旁边电梯,我一个人坐电梯到家了。
弟弟还在哭,眼睛都哭红了。我放到床上趴着就打了他一屁股。我奶奶来帮我说,他来抱。我没好气的说:你抱得住吗?他这样蹦,等会把你弄摔了怎么办。
虽说我理解奶奶的好意,但我把对孩子无可奈何的气也转嫁到身边的人。
学习训练已久的我有很好的觉察,但是还不能此刻很好的抱持。一边觉察自己的愤怒,委屈,一边宣泄。
打了弟弟屁股,弟弟还是哭,越来越厉害。我当然知道对于两岁的孩子,打他并不是让他停止哭泣的好办法。可我此刻就是想不到好办法,或者说不想去身体力行的实践好办法。
所以,这也让我得出一个结论。很多人听专家讲,看书上说很多育儿方法,为什么还是用老办法或者简单粗暴的方法。因为这样自己最省心。
第二天,我给他爸爸说这个事情。他说你应该把手机给他然后抱着她回去再换电视。这样就不会大吵大闹。打孩子之前宣泄你的情绪。
我又被上了一课,但是我说他是理论派,要是觉得自己带的好就把孩子接过去带。
然后又想自己何尝不是理论派呢?从知道到做到,中间隔着一条鸿沟,希望我不会掉下去,能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