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阴。
阅读书目:《桃花扇》。
作者:孔尚任,年少出仕,康熙南巡返程时路过曲阜,孔尚任被荐举在御前讲经,得到了康熙的褒奖,从而获得了进京担任国子监博士的机会,正式踏上仕途。上任后曾奉命出差淮扬,协助疏浚下河海口。这期间,他接触到许多明朝末年的遗民,听到了不少明朝末年的故事,其中就包括一代名伶李香君“血溅桃花扇”的传奇。孔尚任将其笔录下来,经过丰满润色修改,呈现于世人面前,广为传唱,流传至今。
金句: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前世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自古君子扶弱不扶奸,救助奸佞之人,便是轻贱自身
邪人无正论,公议总私情,凡世间之事,是非善恶终有果报。
只恐输赢无定局,治由人事乱由天。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记录与感悟:本书的故事梗概其实并不具备太多新意,无非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普世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非常传统甚至老套,但凭借着故事发生于国难危亡之际的时间设定,以及男女主人公在面对来自社会大环境压力与磨难时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极易让读者心生敬意,并且对这本书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一、侯方域南下金陵城,才子佳人初相遇。男主人公侯方域出身名门,参加科举落榜,便南下金陵寻旧友陈定生和吴应箕疏散郁结。听闻城中来了一位品貌端正的贵公子,南京城里有适龄女儿的大小家族都私心想着将女儿嫁与侯方域,结下这门能够给自己家族增添荣耀的亲事,其中就包括秦淮岸边的名妓李贞丽。李贞丽的女儿李香君不仅模样俊俏,且精通音律,可谓是才貌双全。经南京名士杨龙友等人介绍,两人得以相见,各自一见倾心,很快便应允了亲事,这二人可谓是天作之合,满城男女无不艳羡。
二、良辰美景难得长久,新婚燕尔忍别离。阮大铖因曾作“魏党”爪牙,在南京城里名声很差。听闻城中来了一位北方名士,便想拉拢侯方域在众人面前为自己多多调和,却不想遭到了侯方域的拒绝,羞愤难耐之下,决意暗害侯方域。驻扎于武昌的大将左良玉,长久以来安守一方,近期因军中粮草不足,上下官兵颇有怨言,为安定军心,筹取粮草,心下竟生出了东迁南京的念头。此消息一经传出,南京城内百姓哗然,恐左军一入南京,城中便再无安宁。侯方域家中老父侯司徒曾有恩于左良玉,为保南京安定,侯方域代父修劝诫书一封寄于左良玉,竟果真打消了左良玉东迁的念头。不料这一封书信却被阮大铖拿来做了文章,他诬告此番左良玉起心动念迁入南京乃是侯方域暗中勾结,证据便是那一封书信,咬定其中必有暗号。凤阳督抚马士英听信谗言,决意捕侯方域入狱。无奈之下,侯方域只得连夜逃去淮安避难,投奔其父侯司徒曾经的门生史可法。侯方域这一去,便与新婚不久的娇妻香君天各一方,不知何时才能重聚,实在惹人叹息。风雨飘摇的明王朝在内忧外患下走到了末路,京城被攻破,崇祯帝煤山自缢。心怀鬼胎的阮大铖和马士英为求荣华,决意尽快另立新主,以争取拥立之功,连夜找到江浦福王朱由崧。朱由崧顺理成章当上了南明末代皇帝,马士英和阮大铖也因拥立有功,官至内阁大学士和光禄寺卿,开启了祸乱朝纲的道路。侯方域前去投奔史可法之后,二人面对的敌军自北向南步步紧逼。很快黄河告急,河南总兵许定国请求江北支援。史可法派扬州统领高杰独自前去增援,侯方域随行督军,不料许定国发起兵变,高杰被杀,侯方域艰难脱逃,流落到了黄河中一艘旧船上避难。李香君在南京的日子同样艰难。先是被强行指配给“魏党”田仰作妾室,宁死不从的李香君为守贞节以头抢地,血溅她与侯方域定情的诗扇;后又被皇帝召进宫中作戏子取乐,虽无饥寒之苦,却被困宫墙之中,难见天日。
三、度尽劫波痴心不改,有情之人再重逢。侯方域逃离许定国追杀后,辗转回到南京寻找陈定生与吴应箕,却意外落入阮大铖之手,三人被捕入狱,受尽阮大铖与马士英的折磨。阮马二人的跋扈姿态没持续多久,南明王朝很快也迎来了灭顶之灾,许定国兵变投敌之后,敌军一路高歌猛进,渡过长江天险,直逼南京。弘光皇帝不甘坐以待毙,连夜出逃,大臣们也各自散去。城中到处是成群结队的难民,马士英与阮大铖在混乱中被劫,各自逃亡途中均不得善终,真道是“天道好轮回”。皇宫城门大开,香君也得以趁乱逃脱,再回家中只觉物是人非,决意离开南京,沿途打听侯郎下落,便向着栖霞山方向去了。侯方域一行三人也趁乱逃出监狱,许是命运指引,也向栖霞山寻去,两人终于在山中重逢,虽历经沧桑,容颜老去,却依旧情比金坚,从此隐居山水之间白头偕老,成为一段佳话,“桃花扇”的传奇也得以流传至今。
才子佳人是古代文学作品中惯用的桥段,本书亦如是,可因其历尽沧桑终得重圆的美好结局,实是颇为喜欢。世间事变幻莫测,一如书中“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富贵繁华转瞬成空,沧海桑田,朝代更替,主人公频经波折却重逢栖霞,依然情比金坚,在动荡的岁月中赢得白头偕老,何其幸之,何其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