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我要做得更好”或“我要学习新技能”这样的表达。然而,这些模糊的目的往往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使我们难以判断自己是否取得了进步。为了实现高效练习,我们需要将目的转化为具体、可测评的目标。例如,将“提高传球技能”的目的转化为“能将球贴着地面准确传到20码开外的指定位置”的目标。这样的目标不仅具有可衡量性,还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练习成果。
那么,如何设定目标才有效呢?
一、确保目标的实现性
设定目标时,我们需要确保它们在一定时间内是可以实现的。过于遥远或难以实现的目标往往会让我们感到沮丧和失落,从而失去继续练习的动力。因此,我们应该将大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小目标,逐步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例如,对于学习传球技能的球员来说,他们可以先从掌握基本的传球姿势和力度开始,然后逐渐提高传球的准确性和距离。
二、建立目标与指导的紧密联系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效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我们需要关注练习者在关键步骤上的表现,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通过明确的指导,练习者可以更加集中精神,牢记要点,准确无误地进行练习。同时,指导者还可以根据练习者的实际情况调整目标难度和练习方法,使练习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
三、在练习前制定明确的目标
最后,一个有效的目标应该在练习前就已经制定好。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开始行动之前先思考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我们可以更加有目的地进行练习,避免盲目和无效的努力。同时,这也有助于我们在练习过程中保持专注和动力,不断向目标迈进。
总之,将目的转化为具体、可测评、可实现且有计划性的目标是实现高效练习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学习新技能、提高工作能力还是追求个人兴趣爱好,这种以目标为导向的练习方法都将帮助我们取得更好的成果和进步。
四、教学感悟——从目标练习法中汲取智慧
目标练习法不仅对学生的技能提升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也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启示一:明确目标,让教学有的放矢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明确的目标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只有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才能让教学更加有的放矢。因此,在每堂课前,教师都应认真思考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设计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所收获。
启示二:注重过程指导,让学习更高效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及时的指导和反馈能够帮助他们迅速找到问题的症结,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时刻保持警惕,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一旦发现问题,立即给予指导和帮助。这种注重过程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还培养了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示三: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让学习更自主
目标练习法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自主设定和实现目标的能力。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学习目标,并引导他们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和策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学会如何设定和追求目标,还能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的能力。这种自主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面对未来挑战时更加自信和从容。
*参考文献:道格·来莫夫,艾丽卡·伍尔伟,凯蒂·叶兹.刻意练习:如何成为一个高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