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余华,初读作品之时,心里满满的敬意,何为活着,活着为何?樵歌萧吟,煮雪问茶,晴耕雨读,踏雪访梅,采菊东篱,悠然南下吗?我取“活着”为一种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更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一种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我自己理解就是把日子过成诗,时而简单,时而精致。不料日子却过成了我的歌,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如此想来,心里便是暖暖,你是否觉得呢?
寒假在家读书的日子多了几分慵懒,没有了在校读书时琐事绕身,日子总是那么的随意自在,窝在沙发上随心随性,感觉一切都是那么刚刚好,也许是因为这本书是爸爸送给我的缘故吧,我也对这本书也怀有特别的情愫,总是喜欢将书中的文字和自己的生活和经历放一起回味...静静体会作者写成这些故事时的感受和心情,
喜欢作者娓娓道来的写作方式,也许是冬天的缘故,住北方的家里,感受炊烟袅袅,日出日落,远处的羊群,路边闲聊的叔叔婶婶,鸡鸣狗吠声,日出日落,家里因为没有农忙时的匆忙,生活如同慵懒的冬日暖阳,也许是因为多半年没有回家的缘故,爸妈都脸上总是洋溢着一种说不出的喜悦感,我想,也许这就是爸爸口中活着的意义吧。
结尾写道:“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也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从小生长在农村的我,却能够深深的体会土地带给农民的恩惠。
作者笔下的富贵,受尽生活的磨难,各种不幸,接二连三。但是,依然好好活着,在年迈的时候,妻子孩子全都离他而去,他成了孤家寡人。换成一般人,早就精神崩溃,不是抑郁,就是疯掉了。但是,他依然活着,时不时和自己的牛说说话,解闷,给痛苦找一个出路。
其实,生活,从来就不是轻松的,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厚重要艰辛。我们要走的路,也很长很长。但是,不管遭遇什么,都要好好活着,一路奔跑。因为,活着,已经证明了你的坚强,活着,就是芸芸众生里的幸运儿,只有坚强地跨过每一道坎,才能让生命圆满。活着,是生而为人的唯一的选择,即使这个选择要承担很多命运的不堪。
喜欢文章中的一句话,“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只为了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是的呢,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人死不能复生。世事无常,悲欢离合。在每个十字路口,回头望,都发现,一个又一个熟悉的身影渐行渐远,无尽的不舍,却不得不放手。只有回忆,还完好无损,静静地躺在时光机里。
生活中,我们并不需要太多的财富,太多的感情,太多的牵绊,只需要像富贵那样活着,像那头老牛一样活着。不管曾经心碎还是麻木,都埋在了心底。面对苦短的人生,我们依然要微笑,要承受,读书至此,我欣喜发现爸爸送我这本书的用心良苦,生活就是活着.
活着如是而已......
喜欢活着,它让我们心底的忧伤都化为奋进的力量,不再抱怨,不再迷茫。因为生活还得继续,我们还得赶路《活着》像一支古老的歌谣,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生命中脆弱与顽强、欢喜与哀伤的真相,让我们懂得卑微生命中蕴藏着些微的却如金子般闪亮的光芒,让我们懂得人性的温情能够一步步把无边的苦难变成继续前进的力量。
其实,自己的生活别人难以懂,别人的生活自己也不会刻意去懂,在这个光鲜亮丽的社会下,我们更要好好地活着,无需惧怕死亡和一切生活的苦难,只需真实的活在当下,
远处依旧有孩童的打闹,树丫枝头小鸟依旧叫个不停,夕阳西下,原来活着就是把日子过成诗,愿平淡的日子总能够开出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