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5.7%的受访者感到身边小学生放学后自由玩耍的越来越少了,66.8%的受访者认为这是年级升高、课业繁重导致。69.0%的受访者担心,缺少同龄间沟通,孩子的世界会越来越自我。
这项调查的确显示了一个两人担忧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孩子(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出去玩。人的童年阶本来是探索周围世界的关键时期,是通过和同伴一起玩耍,建立社会性的最佳阶段。玩其实是人的天性,孩子必须在与同龄伙伴玩耍、打闹、博弈、友情、冲撞以至恶作剧中锻炼自己。一个健全的人需要的不仅是理性的指示,而且是人格的发育和情感的成熟。后者只能在”游戏竞争”中获得。但是现在的大多数孩子宁愿宅在家里,也不愿意出去玩。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的不正常的现象呢?
表面看来,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过重,放学后写作业写到晚上八九点(有的小学生甚至写到晚上十点多),所以就没有时间出去玩。老师为什么要让学生写那么多的作业呢?让孩子没有在一起玩耍的时间呢?我想这不能怪老师,在作业这个问题上,不仅孩子是受害者,老师也是受害者,长期以来,我们的家长习惯了用孩子考了多少分来衡量孩子学习的好坏,这就迫使学校的教育目标就是让学生考高分,分考的高了,学校就成了好学校,家长就满意了,学校在社会上的信誉度就高了,教学质量就好了。学生的成绩从哪里来呢?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生学的东西实在简单,只要重复的教,反复的练,几乎都能考出好成绩。所以,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为了学生有个好成绩,在学校教师评比中不落后,为了成为家长眼中的教的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多写作业,重复的写作业。导致孩子放学回家后,除了写作业还是写作业,当然没有玩耍的时间了。如果我们反过来思考,作为家长和老师,这样恨不得把孩子一天到晚的困在书桌旁,用作业占据他所有的时间真的是对孩子好么?恐怕未必,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不是学校里的学习成绩能看出来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不是你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就是好的。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在人生的最初几年,接触周围环境越多越好,与同伴的玩耍越多越好。在小学阶段关键是保护和发展孩子的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想象能力,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建立规则意识。而好奇心和形象能力的发展依靠的就是孩子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和探索,规则意识的建立要依靠同伴一起游戏而建立的游戏规则。可是家长和老师联合起来把孩子困在书桌旁,埋在作业里,用沉重的代价换来了好的学习成绩,实在是得不偿失。
当然,孩子不愿意出去玩也不仅仅是因为作业多,没有玩的时间,有的孩子即使有时间,也是宅在家里。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孩子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有的孩子一有时间就会抱着手机,抱着iPai
。这些可以一人玩电子产品消耗了孩子太多的课余时间,孩子自控能力比较弱,很容易沉迷其中。另一个原因也许是,现在城市里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宝贝疙瘩,家长为了 避免孩子在外面遇到危险,就不让孩子出去玩。几个方面加起来就造成了孩子不愿或者不能和同伴在一起玩耍了。
看着现在的孩子的这种状态,对比一下我们的童年时期,不由得感叹,尽管现在的孩子吃穿条件都好了,可是他们的童年生活实在是悲哀。可以说他们根本没有童年。我们那时候的童年才叫童年,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月光是那么的亮,同村的孩子在月光下藏老摸,做游戏。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河水是那么的清,我们可以光着屁股在河里洗澡。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天使那么的蓝,作业是那么的少,没有那么多的辅导资料,放学后我们就去放羊。我们漫山遍野的跑,留下一片一片的追逐打闹。我们的童年才叫童年,我们童年里唯一不能和现在的孩子比的就是这么多好吃的和这么好的学习成绩。
现在的孩子不可能回到我们童年的那个时代里去,但是作为孩子的家长,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在不能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尽量想办法给孩子自由玩耍的时间,一是要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写作业不要拖拉、磨蹭,无所谓的浪费时间。二是,制定家庭规则,不看电视或者少看电视。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不要玩手机,玩电脑,要给这孩子一起学习,营造学习氛围。只有家长放下了手机孩子才能拿起书本。三是家长不要觉得孩子成绩好就万事大吉,忙于自己所谓事业,多带孩子出去玩,你在孩子的生命早期有多不用心,你在孩子的青春期就会有多费心。再成功的事业也抵不住你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