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哥俩接婆婆出院了,今天婆婆家里招待亲戚,我们三口子没有回家。
婆婆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只差一岁,其实跟双胞胎也差不多吧。大儿子从小成绩就不好,还留了级,和弟弟一个班。
由于婆婆亲戚的关系,大儿子小学没毕业就去当兵去了,转了志愿兵,还是由于亲戚的关系转业到了地方政府工作。
小儿子从小学习成绩就好,但是到了初中走了下坡路,上了镇上的高中,从此一落千丈以致退学。任凭婆婆怎样打骂,小儿子坚决退了学,连毕业证都没有拿到。
小儿子也想去当兵,可是婆婆不同意,必须留一个孩子在身边。托关系让小儿子去上班,婆婆公公都不同意,非得让他学手艺,手艺在身,什么时候都饿不死。
就这样还是拖了亲戚的关系,让小儿子学了修车,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了。小儿子每天辛辛苦苦,又脏又累自然也少不了对父母的抱怨。
婆婆心气高,一直想给大儿子找个有编制的媳妇,事与愿违媳妇的工作单位性质属于市值下属的三产,当然也不是什么编制内的。不知道当时婆婆是不知道还是被骗了。
大儿媳妇结婚时要楼房,婆婆东借西借,加上结婚的份子钱凑了五万给大儿子买了个顶楼。至于借的钱是要大儿子自己还的,份子钱是都给了大儿子。
对于小儿子只是个修理工,婆婆娶儿媳妇的标准自然就不那么高了。自然不用给买楼房。小儿媳一心想着将来去城里买房,所以结婚时的婚房就没怎么挑剔,婆婆因为没钱就只给住人的一个屋子收拾了。其余的还都是毛坯。
两个儿子同一年结婚,对于农村种地为生的婆婆公公,还欠了不少债。
小儿子在外打工,小儿媳就住娘家,三四年后,小儿子两口子攒了四万又和亲戚借了七八万,在城里买了一套房。
婆婆欠的债还没还完,自然没有钱给小儿子的。小儿子在外打工总不是长久之计。过了几年小儿子下定决心要自己创业,这不一干都有十几年了。
前期创业也都是和亲戚借的钱。公公在家种地,闲时就开帮衬着小儿子,小儿子也需要有个家里人给做饭,看家更放心。当然家里的开支也都是小儿子出的。
婆婆公公也很勤劳,种了十多亩地,每年地的收成和小儿子每年给的钱,估计也攒了一点钱。
婆婆每到冬天都会住上两回医院,花钱也都是小儿子。这几年小儿媳没有上班,公公就没有来给小儿子看家。也就不好意思跟小儿子要钱了。
这两年开放二胎,小儿子又添了一个闺女,公公就主动给小儿子来看家。公公年岁大了,小儿子也不放心,就不让公公来了,可是公公不干非要来,因为在家没啥事也受不了婆婆的唠叨。
这不去年婆婆得了肿瘤良性的,今年做了手术。小儿子不放心非要去最好的肿瘤医院。每次去医院早上三点就出发,修理厂也要关门。
这不婆婆出院了,招待亲戚。由于耽误了好多天,小儿子的活堆得太多了,早起婆婆给她打电话,要他中午回家,他说有时间了就回去。
本来小儿子是打算回去的,上午半天婆婆连一个电话都没有。快中午小儿子终于忙完了,给婆婆打电话,问都谁去了?听着电话那头热热闹闹都吃上了,小儿子就说太晚了,我不回去了……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婆婆非要让大儿子从政府的招待所买点好点的熟食啊菜什么的,与其说买,实则是要,是不用大儿子自己花钱的。
小儿子的意思是自己买点就好了。可是婆婆不愿意,都是自己的弟弟妹妹的要来,也是好面子吧。
大儿子虽然在政府上班,但是给父母却没花过一分钱。只要是掏自己腰包的一毛不拔。除非这种情况父母开口,占公家的便宜。
过年过节也会拿一些无足轻重的占公家便宜的,什么餐巾纸,一次性筷子,纸杯啊什么的。
而小儿子只是给干货–钱,有了钱婆婆公公过年就是买买买。
每当遇到没人愿意干的事,花钱又费力的事时,小儿子就抢在前面,是主角;每当有人抢着干,轻松有面子又不用花钱的时候,小儿子就要去忙自己的活儿,好像有干不完的活儿,这时候他又干当配角。
公公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孩子不管有几个,只要有一个好的就行,只要有一个孩子在父母年老的时候管他们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