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救人,既不是道德表演,也不需要迎合所有人的道德期待,我们只管问心无愧道德的一亩三分地。
01
前段时间一安徽男子好心紧急救人
却被网友无良指摘的话题上了热搜,
整个事件经过是这样的:
安徽省一名约10岁的女童在玩耍时,
不慎把头部卡入小区铁门空隙中,
在进退不得时,
路过的热心市民高先生了解情况后 ,
立马伸出援助之手,
以托举女童身体平躺穿过铁门的方式,
最终帮助女童安全脱困。
随之,高先生便把救人视频发布到网上,
不料,“好事变坏事”,引发网友争议,
有网友说,“救人固然是好事,
但高先生在救人的时候,
手部也太靠近女童隐私部位了吧!”…
对此,高先生感到特别的委屈,
他表示自己问心无愧,
他也有儿女,
救人的时候根本就没想那么多…
但同时也有不少网友是力挺高先生的,
认为心不善的人,看什么都是丑陋的。
紧急救人不是作秀,不是道德表演,
这是生而为人不假思索地致良知,
也是道德共识下最无私的高尚举措。
这让我想起一个段子:
一好心人救起一落水者后,
采访者问道,“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有没有想到家人?小孩?父母?单位…”
好心人说,“我啥都没想,就想着救人…”
高先生其实就是段子里的好心人,
在紧急救人的情况下,
其实就是一种无我的状态,
如果过于强调自我,又何谈救人的纯粹?
再说,如果高先生真的心里有鬼,
又怎么会让旁边的女童拍下全过程,
甚至还将视频发布到网络上呢?
紧急救人,既不是道德表演,
也不需要迎合所有人的道德期待,
我们只管问心无愧道德的一亩三分地。
02
在网上看到有一则类似的新闻,
也是让人啼笑皆非,
一57岁大妈在晨练时,
不小心一头栽倒进荷花池里,
82岁的老伯则奋不顾身跳入池中救人。
大妈心存感激,并打算登门道谢,
却被老伯要求找电视台报社宣传一下。
单拿“老人救人”这一善举来说,
其实是值得大力宣扬与鼓励的,
但问题是“要求媒体报道此事”,
这就有别于“做好事不留名”的作风,
所以就引来了众多网友的热议。
正如有人说,“救人者老伯的善良不可否认,
但是‘要求媒体报道此事’却有着
一种‘道德表演’的意味,
而且尽管有着为大家树立好榜样的意义,
但这未必就能提高社会的认同度…”
我们可以以身作则,提倡做好人好事,
但我们不能要求别人也要照着我们的样子去做,
也不要给别人传递一种动机不纯的择善而行,
因为夹杂着不纯动机的善举,
并非是道德标杆,反而是一种“道德表演”,
甚至是一种打着以道德为旗号的勒索。
03
说到道德勒索,
让我想起子贡赎人的故事,
在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规定:
如有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时,
但凡有人出钱把他们赎回来,
都可以到国库申请报销赎金。
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
花钱在国外把鲁人赎回来之后,
他并没有去国库申请报销,
由此有很多人称赞子贡品格高尚,
但孔子知道后,却大骂子贡。
旁人看了之后就很好奇:
“赎人不报销不是很高尚吗?为什么要骂他?”
孔子则说了这么一段话:
“子贡,你这样做就不对了,
你开了一个坏的先例,从今以后,
恐怕没人再帮沦为奴隶的同胞赎身了,
因为别人会想到若我赎买后去报账,
那我的品格是不是就不如子贡了?
但不报销吧,我又负担不起那笔巨额!
于是大家是不是就会装聋作哑不赎人了?
所以你子贡不主动报销这种做法,
实际上是阻碍更多的奴隶被救赎,
以及更多的人主动行善帮助赎人!”
孔子大骂子贡的故事想表达的是,
既然国家有一个鼓励人人行善的制度,
那我们就应该达成共识——行善即领赏,
而不要因为你一个人而破坏了社会规则,
同时也从另一层面道德绑架了更多想行善的人。
对于作恶者,我们施予相应的惩罚与鞭挞,
同样地,对于行善者,
我们也应该给予相应的奖赏与鼓励,
而且让行善成为一件有回报的事情,
善行善举才能在人类社会中顺应人性、大行其道。
再借以子贡赎人的故事,
回顾安徽高先生救女童的事件,
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
孔子教导我们想救人,
我们应遵循社会共识下的道德标准,
而安徽高先生救女童引争议事件中,
折射的是——
你想救人,你就得符合所有人的所有道德标准。
就是他们要你在救人的时候,
既要成功把人救下,又要让大家都信服与舒服,
比如但凡触碰到异性被救者的裸露肌肤或敏感部位,
就咬定你不存好心,
在以救人名义耍着可耻的流氓行径,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种浅显认知与道德扭曲,
所以这也正是“扶老奶奶过马路”的
好人好事越来越少的原因。
其实,在我们社会生活中从不缺乏勇敢的人,
但也不少喜欢用道德绑架或抨击他人的嘴炮找茬者,
所以我们在面对是非时,要保持头脑清醒,
清晰认知鞭挞那些乱喷乱踩、
极其不负责任的“恶势力”,以保护那些勇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