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老师“做客”山西,这座距今1400年的古村落,2项技术值得一看

近几天,董宇辉老师及东方甄选团队来到山西“做客”,饱游山西名胜的视频火出了圈。

山西,是一个历史积淀极深的省份,几乎每个曾是甚至每一方寸土地都流传着辉煌的历史故事。

尤其是山西的地上古建筑,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数据显示,山西的地上古建筑占比超过全国的70%以上。

正是这众多古文明的遗留,为山西深厚的文化积淀做了很好铺垫。

从享誉中外的平遥古城,到惊艳世界的悬空寺、应县木塔,再到云冈石窟、乔家大院、大槐树等等,无一不筑刻着时代符号,辉映着时代光阴。

除了那些名气大广为人知的古建外,在山西还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古迹。其中,有这么一座古村落,据考证可追溯到唐朝,距今超过1400余年。

这座古村落,便是位于晋中榆次区东赵乡的“后沟古村”。


后沟古村,原是沉寂于山坳深处的一方村落,在耿彦波市长当政期间,为打造旅游产业,斥资8000万而修复的重大工程之一。

因其超真实的遗迹保存,2003年1月,后沟古村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古村落农耕文化遗产保护采样地。并赢得了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的亲笔题字。

文献记载,后沟古村现有村民75户,250多人,很多风俗习惯依然遵循着千百年来的传统。尤其是婚假丧娶的风俗,保留的最是纯粹。

后沟古村的地貌为典型的黄土高原低山丘陵,民居多为清、民国年间建造的独立式窑洞,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主,门前的抱鼓石、门枕石、门楣及照壁保存完好。

村内现存18座大小庙宇和12个民俗老院及祠堂、戏台,充分反映了传统的“神权”和“族权”。

后沟古村,依山而建。大大小小的院落,从山脚下,一直蔓延到山顶。

后沟古村南有魁星楼,东有文昌庙,西有关帝庙。具有上百年历史的观音堂、关帝庙、古戏台、菩萨殿等古庙建筑也是保存完整,于此也能看出这座古村落深邃的人文积淀。

除此之外,后沟古村还有两项“超前”的设计技术,至今仍令很多专家大为惊叹和赞赏。

一、排水系统

后沟古村原本是一村落,设计上却超出当时农村应有的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座城市。

后沟古村的排水系统,从古村东北、西北的高处起,穿村过院,连接着每家每户,形成两条排水体系,村民们称之为“黄龙和黑龙”,流经西南、东南流水口,最终归入龙门河中。

据说村里的这套排水系统从来没有坍塌或堵塞过,有位专家曾赞叹:古村的排水系统可与一流水利专家设计的工程相媲美。这不得不让游人对后沟人民的智慧刮目相看了。

二、独树一帜的吊桥设计

后沟古村,目前保留有张氏祠堂、将军院、吊桥院、葡萄院等诸多建筑。其中最特别的当属吊桥院的设计。

相传这座院落,是一个财主为保护自家财产,阻挡土匪强盗而建的。

吊桥院大门与普通院落的大门开关方式不同,它采用的是“提拉式”的开关方式,在全国都极为少见。

白天门板放下来可当桥梁供人们出入,桥下是几十米的深沟,晚上拉起门板可做吊桥阻挡土匪强盗,这一设计方式,和古代的城门吊桥性质一致,只不过是mini版的而已。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渗透在字里行间,甚至在每一方寸的建筑和土地里,都有着完美的体现,后沟古村的原封原貌,就是最好的见证。

后沟古村,相比知名的平遥古城,五台山,大槐树等相对比较小众,但其背后蕴含的智慧和时光磨砺的故事,却很有深邃之沉淀。

读者们,关于“山西晋中的后沟古村”,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