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疯狂的外星人》的感觉,就好像当初读完余华的《活着》之后再读《第七天》的感觉:空中漂浮着细细的蛛丝,而你总是不经意间就碰到,痒痒的,让人恼火又无奈。
从《疯狂的石头》到《疯狂的赛车》到《疯狂的外星人》,宁浩的这疯狂三部曲,故事本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退步,人物越来越不饱满,逻辑漏洞也越来越多。
先说一下优点吧,如果说隔壁的《流浪地球》正以宏大叙事建构人类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那么《疯狂的外星人》则试图通过喜剧的形式,讽刺性地解构这一紧张感。从占据猴子身体的外星人拿着“金箍棒”准备毁灭地球,到耍猴人耿浩以一泡尿阻塞了毁灭进程,再到回归本体的外星人被酒泡短路后启程离开地球,地球的毁灭与拯救,被悄悄地藏进了那场耍“外星猴”的戏剧性场面之中。
地球毁灭过程的悄悄消解,恰恰也是刘慈欣原著《乡村教师》所建构的重要的叙事焦点之一,在小说中,乡村老师给山区孩子所上的最后一课是牛顿三大定律,与此同时,银河系碳基联邦的星际舰队正要在一条五百光年宽的隔离带中毁灭恒星,地球不幸处于其中。万幸的是,文明测试题中,作为随机被四维扫描到孩子们,靠这三大定律,通过了测试,拯救了地球。
在小说中,地球上没有任何人意识到与一场毁灭之灾擦肩而过,而在电影中,耿浩似乎压根没理解“外星猴”的毁灭能力,因此一边解手一边对“外星猴”唠叨,然后试图开车撞“猴”,结果被“猴”连人带车砸毁了游乐园中的迷你版世界旅游景点。于是,这些迷你版地球文化地标,取代了地球本身,遭受了毁灭,人类危机在这个时刻已经被解决。紧接着是作为耍猴人的耿浩,用训练猴的方式收拾外星猴。
想必大家已经被科普完毕,《疯狂外星人》与原作《乡村教师》整个故事没有半毛钱关系,但上文的分析,我指出了他们的相同之处,即灭顶之灾在众人的无知无觉中被消弭。即使形式有很大的差别,但可以说《疯狂外星人》抓住了原著中的一个内核。我会认为,这是本片非常精彩的一种展现,只是对一部影片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宁浩在《疯狂外星人》放弃了多线并行的叙事方式,不再有前两部那样精巧的相遇设计,人物也不仅仅局限于本土小人物,甚至加入了国际以及宇宙纷争,但是其表现出来的外国人以及外星人,却非常脸谱化,甚至愚蠢。
外国人的愚蠢就不说了,完全外强中干,被耍的全世界乱跑,还把沾有“不明物体”的小球塞入嘴中。外星人的智商,也疑点重重。作为比地球生物拥有更高科技和更发达的智慧的外星人,在耿浩吞下那个收集基因的小球后,试图通过倒置耿浩而让他吐出来。虽然这是整部影片一个巨大的笑点设置,也可以由外星人喝迷糊了来解释,只是其中不合理的是常识的颠覆,你不会因为醉酒而认为地球是方的,是不是?
所谓的影片颠覆了外星人到人到猴的等级关系,最后猴子坐在了鄙视链的顶端,借孙大圣的外形进行反抗。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威风一瞬间的外星猴,被人用耍猴的方式耍,人依旧是骨子里的残忍,等级关系没有被颠覆,这不好笑,这是等级关系的强化,是人类驯化行为残暴的另一种展现。
我认为,本片并不能通过“猴-中国人-外国人-外星人”之间的谁占了上风来暗示等级的颠覆,反而强调了权力本身的高高在上。这个权力大多数时候展现为外星人脑门上的黑链子,谁拥有它,谁便拥有了权力,谁就可以任意指挥他人干活。当外星人变成外星猴的时候,权力就展现为训猴器具,带来震慑和恐惧。即使这一切都埋藏在宁浩精心设置的笑点之下,可是却反而让这些笑点带着那么些许的血腥味。
外星猴最后被拿下,被耿浩他们泡了酒。黑链子落上醉外星人后,它忘记了自己毁灭地球的气性,带着大批白酒登上飞船不见了,被嘲笑的酒桌文化,好像第二次拯救了地球?可是等它清醒了呢?人与外星人的矛盾其实根本没有解决,上一秒是靠权力压制,下一秒是依赖酒精。很可惜的是,影片提出了问题,却又含糊了问题。科幻更像是噱头,并未拓宽想象力。
另外可惜的是,预告片几乎就把影片所有的亮点、笑点都展现了,这直接导致观影感的新鲜值下降,我们并不能在影片中再找到更加创新的笑点。
总结而言,《疯狂的外星人》通过小人物的插科打诨解构了拯救世界的紧张与刺激,这是非常不错的尝试,然而放弃了专注小人物叙事的宁浩,很明显有些把控不了加入的大叙事元素,这使得整个影片的呈现,不是黑色幽默,也不是无厘头喜剧,反而更多的是傻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