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老铁们都知道,我是六零后,村子里出来的人。
初中三年,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上宣读,我对文字的爱好就是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参加工作最初几年,我从县图书馆借来世界名著,不眠不休地边阅读边摘抄。现在想起来,当年那份痴迷,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
儿子入小托班那年,我被调进号称护士魔鬼营的神经外科病房,不久走上护士长岗位,从此被时间夹裹着踉跄前行,不自觉跟文字绝了缘。当时,因为发表在院报上的多篇随笔被县里的报刊转载,我俨然成了人们眼里的才女一枚。
二十多年时间一晃而过,从临床退居二线,早已蜕变成热衷催生催婚的肥腻中年妇女。闲来无事,学习写作的念头再次萌动。不会操作电脑,不熟悉网络,混迹在跟儿子同龄的人群里,满腔热情无所依附,顿时生出“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孤寂和感慨来。
我把自己定义为写作小白中的小白,好在我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我关注了一个又一个原创公众号,从在评论区留言到写出第一篇千余字短文,整整用了一年时间。
2016年底,我注册了个人公众号。我手写我心,凭着一腔热情,坚持每周推送两篇原创文章,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输出50余万字。期间得到两位自媒体人的耐心提点,无奈我的基础实在太差,加上自己对写作这件事缺乏深层次认知,并没有把握住那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我在磕磕绊绊中意识到,这么写下去不是办法,只有从基础学起才是长久之计。遇到卡卡班长时,我刚晋级莫小迦老师有书成长五营二班班委。
02
卡卡是班委群18个成员仅有的两个男生之一。他的卡通头像,开始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渐渐混熟了,他幽默的一面才表现出来。班长没有架子,很快成了群里几个伶牙俐齿女生的调侃对象。那段时间我最爱干的事就是,闲下来去群里爬楼,看到姑娘们怼班长的聊天,经常乐得憋不住笑出声来。
不久,班长在群里开了特训课,从字词句到素材取舍,从破题到主题升华,不但课讲得认真,而且把审稿时发现的问题随时放出来做案例分析,不论谁抛出的问题基本能做到秒回。那段时间,讲课、回答咨询、批改作业,班长为班委群倾注了太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课程里引用的大量案例都出自班长自己的作品或学员的稿子,所以听起来感觉特别有说服力。那段时间我没有像以往一样囤课,基本上第一时间听完并整理好笔记。在别人眼里,也许这是一个努力的人的基本素养,可是对我这种“佛系学写作”的人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讲素材使用技巧之前,班长往群里扔了一段话:“本书作者是日本著名心理学家内藤谊人,他在说服性交流为主的社会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方面颇有建树,并将心理学应用到职业规划、商业活动、人际关系、经营管理等多个领域,为此在日本有人说,你可以不读村上春树,但不得不读内藤谊人。”
我翻来覆去读了几遍都没发现问题,于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等待晚上课程开讲。当班长讲到“从无到有”这个概念,讲到“用读者认知里已有的引出读者认知里没有的”时,我把修改前后的句子一对比,惊得差点从椅子上掉下来:原来文字可以这样摆布,这个写法真是太赞了!
几天后,我构思一篇书评,书的作者虽然是世界大师级牛人,但是还没厉害到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地步,我尝试用“从无到有”的方法吊一下胃口。文章开篇我是这么写的:如果你不知道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你一定知道俄罗斯作家高尔基,你一定对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海燕》印象深刻。
我对这个开头很满意,这是我第一次有意识地套用学来的技巧,解决了写作表述中的难题。
03
破题和文章升华一直是我写共读稿的两大障碍,听这两节课时我尤其认真。除了分析班长讲到的案例,按要求对有书志稿子做拆解,还复习了之前莫小迦老师课程里的相关知识点,重新燃起了写好共读稿的信心。
其实,六月份我在有书成长营已经过稿了三本共读稿,之后的半年时间里却一直没写出像样的东西,因此变得焦虑不安。我找班长说了心里的困惑,班长对我的问题进行分析,破例为我选了一本《岳飞传》,告诉我写作时需要刻意回避和张扬的几个点。
写作过程我的脑子里时时绷紧一根弦,唯恐辜负了班长的一片苦心。半个多月时间初稿完成,班长亲自做二审,特别是预告和正文4,从破题到升华再到遣词造句,都做了详细点评。在班长和一审老师的帮助下,修改一遍就过稿了。
虽然最终稿子还是留下了一点儿遗憾,但这次过稿让我信心大增。我趁热打铁修改了八月份的一本烂尾共读稿和一篇烂尾听书稿,接下来再写《奇特的一生》共读稿时,明显感觉到破题和升华部分写得不那么艰难了。
2019年年初,班长推出了“卡卡写作进阶班”课程。严格来说,这个课对二班班委们是老生常谈。我抱着再系统学习一遍的想法,第一时间缴了费。没想到的是,开营仪式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个个get到我的痛点,听完课我兴奋地跑去找班长私聊,并信誓旦旦地表忠心,第二次开课还要报名。
班长笑了:“哈哈,还是先听这期吧!”
一向高调的班长这声哈哈让我颇感意外,在思路停顿的刹那,与我年龄不符的一句网络流行语在脑子里飘过:我不扶墙就服你。过后回想起来,我坚定地认为:网红们那些所谓的“死忠粉”,八成都是无意识的一句话或一件小事成全的吧。
我认认真真地重新学习了接下来的六节课,不但收藏了课程音频,也仔细整理了笔记。不得不承认,班长的课真的是常听常新。只要你肯学,总有一个地方让你茅开顿塞。整个课程听完,会忍不住生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蠢蠢欲动来。
我最近写的速度很慢,每每卡文就去回听课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改稿的时候总是有意识地检查,看哪里用了卡卡的技巧,用的恰当不恰当,哪里还可以再按卡卡的方法继续改进。
虽然我目前还没有大的进步值得向班长汇报,但我相信个人成长是个“润物细无声”的缓慢过程。就像班长在开营仪式上说的,“结硬寨,打呆仗”绝不是一日之功,只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总有从量变到质变的那一天。
常言道,人生是公平的,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而眼下,能主动走出舒适区,不断超越自我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