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招聘,这几年间歇式的参与了一些招聘面试,但回过头来总结,发现自己之前从未认真审视回顾,所以工作做得马马虎虎。打算利用写作的机会来提升工作。本次先写写自己对招聘的一些理解吧。
招聘不是说人越优秀就越好,我一直觉得招聘就像相亲,最优秀的不一定合适,合适的才是好的。人才与公司岗位的匹配,人尽其才,岗得其人,人岗相宜,才是成功的招聘。所以首先作为招聘人员,一定要深入了解,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进一步去考虑去哪里找这样的人,是从内部提拔、调岗、或是岗位职责分派出去(有时候为了节省成本,提升人效);还是必须从外部招聘,外部招聘又有哪些途径渠道可以找到这样的人。
作为招聘专员角色,我可能面对的是用人部门直接给的招聘需求,常见的情况是需要我们直接从外部招聘了,但也要看看内部资源的情况,看看内部有没有合适的。
教科书上有很专业的流程,比如下图所示
对于大公司而言,可能流程更复杂包含更多细节。
但我所在的是一家小公司,这个流程基本包含了我对外招聘的流程,但从这个流程字面来看,感觉用人单位占主导权,是强势一方,但就我自己的工作感觉来看,这个是需要看情况的。招聘也是一个买卖市场,还是看供求关系,对于一些著名大企业(有名气、福利薪酬都不错)的职业机会当然是供不应求,企业确实又底气站主导权。但在IT行业,对优秀工程师的需求是供不应求,导致用人单位是弱势一方。这样的一个局要怎么破呢?
在整个招聘过程要贯穿一点,提升企业及岗位吸引力,能够做到尽可能满足面试者对工作的需求。从不同职级来看:
在当下90、95后开始进入职场的时代,解决生计满足衣食住行早已不是他们的需求,对他们而言,工作内容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能不能学到东西,薪酬福利是不是比别人高,职位升迁的通道是不是比较顺利,未来发展情景如何。
对于有几年经验的中高级工程师,他们一般都开始成家了但孩子还小需要较多精力兼顾家庭的,可能更多考虑的是工作的稳定性,工作时间没法再像刚毕业那样可以一心扑在工作上,而是能平衡工作家庭。
对于吸引优秀的管理人员,企业的远景、企业未来的规划和发展目标,是不是自己可以一起共谋事业的平台是他们要考虑的。
当然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在招聘的时候就需要去了解这个人的特点,也是为了能够在日后工作中,更好的配合共事。
写了很多泛泛而谈的东西,如何去了解求职者的工作需求、如何判断求职者与工作的匹配性,提高招聘效率,是我一直需要继续积累经验、学习和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