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应一个老师的要求,让我到一所高中讲一场四十分钟线下课,“大概三、四百人。”主题是职业生涯领域。
虽然当时觉得三到四百人,却实是有点挑战。但是觉得在公司内训讲课也没什么,外部的分享也做过不止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而且越是挑战越有点兴奋感,就一口答应了。现在还算顺利讲完了,但自觉效果确实一般。
一、足够的重视
乔布斯对每一场的演讲,花大量的时间准备,且必须进行实地采排到完美。
如果是打磨成熟的课题,可能只需要花时间迭代一下就好。但刚刚第一次讲的新主题,要丰富精彩的讲好,需要十倍甚至二十倍的时间去做准备。
从接到任务,到今天讲课,从拉逻辑线,临场准备完,只有三天时间,确实时间有点紧,对每一页PPT准备的逻辑梳理和案例也还算熟悉,也没出现重要遗漏,但没有做到烂熟于心。
所以,准备还是不算足够充分完备,而这个充分不在于时间不够,而在于不够重视,在于对自己要求的不够严格,而且少了一个自己从头到尾演练的环节。
准备的越充分,就越有信心讲好。
二、升级练习
面对三四百双眼睛,那是真紧张。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上台讲话的紧张恐惧,是源于老祖宗遗传下来的求生基因,原始社会面对食人兽的一双双眼睛,人类的本能就是逃跑求生,所以这份紧张完全是有点不受自己有点控制的,不是完全准备充分就能解决的。
多讲多练。
内训是完全不够的,因为都是公司的员工,有职务优势和都相对熟悉,基本无感。
所以我想这个多讲多练应该是这样。
外部分享场合,可能人数不一定太多,讲,多多的讲。或者人数逐渐增长。
没有跟大神们详聊过打怪升级的细节,重要的也不在于知道,而在于多多去讲,所以我不知道克服几百人、或几千人大课的紧张的临界值是多少,但这个逻辑应该是没毛病的。
但是如果不是打磨成熟的主题,又是一下讲大场子,现在想来,确实有点挑战。尤其是商讲的场合。
所以,逐步升级练习吧。
三、千万不要想当然
刚开始说授课对象是高中学校,我以为是即将选专业的高中学生,怎么也得差不多十七八岁,即将成为成年人的吧,可能对职场比较无感,但面临择专业,多少是有点概念的。
所以也没详问,在梳理逻辑的时候,仍然是从问题着手,然后一步下延伸。
结果到现场一看,这是高中还是初中哇,心里默默的念:“这是什么鬼?”当时就觉得有点瞎。大学生都还好一点,择专业的高中生也好一点,讲完下来一问,高一。。高一。。高一。。
而我的课程逻辑,还是太成年人了,太职场了,对小朋友来说,还是有点遥远。
凡事,不要想当然,一定要问清楚。
内容,不要从自己的思维出发,要去了解受众,跟他们多聊聊,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有什么问题,他们的目标是什么,以此展开。
是他们的角度,而不是我们以为他们的角度切入。
即便时间再紧,不可能做市场调查,也最了找几个受众群体对象大概聊聊。
这是教训。
要把成年人的问题,讲的小盆友有感觉,真心是更困难。
四、不喜欢的方向,谨慎
玩吃鸡游戏的时候,很大的一个感受就是,不要被目标之外的事情,浪费太多时间,否则身后的毒雾迷茫过来,分分钟毙命,游戏OVER。
一直没想深入的做高校职业规划的方向,对90后尚且代沟深深,更何况是00后。实在觉得跟他们不了解,不熟悉新生代的想法行为,更别说理解共鸣了。
所以,不擅长不喜欢的方向,如果有目的的尝试一下还可以,但是最好还是结合自己喜欢的方向,去多多找方法,花时间练习打磨。
花太多时间精力,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