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被当做“专家”参加了几次学校或其他学院的教学会,目的是为课堂教学比赛的选手们出谋划策。说是专家,其实不过是先行者,几年前,我也曾日日夜夜冥思苦想教学设计,奋力地敲着键盘;也曾站在那烫脚的讲台上,卖力地表演着。前后半年的磨练,我想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教书匠。
大学老师,其实大多数不是专业教书匠,一般都是非教育专业的高学历毕业生。他们进入学校后,有的会跟着指导老师听一段时间才走上讲台,有的进校就直接开始上课。并且,他们的主要任务还不是上课,科研才是压在他们身上的大山,因此,教书就成为第二职业。在时间安排上,一般是先写完项目申报书,做完科研,最后剩点时间,才备备课。
我听过一些年轻老师上课,少数上得不错,他们花了不少时间专研教学内容,也跟老教师学了许多教学方法,并且认真地进行教学设计,不断总结提升。但大多数是自己对教学内容都没有弄得太清楚,就开始教学生,他们的教学逻辑是混乱的,重点不突出,难点说不透,听得我是一脑袋问号,为此,我特别心疼坐在讲台下面的学生们。
记得不久前,一位刚毕业两年的博士要去参加一个讲课比赛,我听了他讲了一节课,发现很多问题。领导要我给他一些指导意见,其实我俩也算熟识。我仔细分析了他的课程内容,私底下给出了修改意见和创新的建议,他认真的听着,记录着,听完后的一段话让我觉得很无语。他不好意思地对我说:“我也想好好改,可是真的没时间,这段时间我有几个实验要做,学生的论文我也要看,其实参加这个比赛也是领导安排的,我就想随便应付一下,没想到要花这么多时间。”我表示理解地笑了笑,对他说:“如果你改好了,发给我,我给你看看。”接下来,他就再也没和我联系,直到比赛结束,收到他发来的消息:“不好意思,我没拿奖,谢谢您给我的指导。”我回了比“呵呵”好点的笑脸,这完全在意料之中。
近几年,为了重视教学,在本来完全看“科研成果”评职称的方式基础上,增加了一种叫做“教学型教授”职称评定方式。感觉比过去好了一点点,至少潜心教学的老师有了一丝丝出头之日。又为什么说一丝丝呢?因为,科研方式获得肯定的比例大大高于后者。
有时我在想,科学研究确实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教好书育好人难道不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吗?为何两者地位如此悬殊?教书匠的本职工作到底是什么?
我个人的意见,大学教书匠应该首先学会教书,至少不能误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