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全身投入到带娃奶奶行列中,在我的心中就有了份责任。
宝妈宝爸工作忙,早出晚归,在料理夕宝日常生活和陪伴她成长的日子里,我经常思考,怎样的陪伴才能让孩子在这成长的关键期,为以后成为一个有自信,富有创造力的人打下基础呢?
从前,经常听老人们说小孩三岁看到老,人这一生自信或者不自信,三岁以前就基本形成,一辈子都很难改变。
自己的生活中,也发现那些优秀的人都不但非常自信,遇到挫折还会自己鼓励自己。这是一种超强的生存能力,而他们自信的来源是有着喜爱和接纳他们的家长,从小他们就经常被鼓励,自信已经进入潜意识。成年以后才会自己鼓励自己,自己相信自己。
思考之后,我把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她的自信心,鼓励她自己解决问题,引导她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当成了目前陪伴的目标。
不会走路的时候,和她一起做游戏、做玩具……启发她的好奇心。
学会走路后,和她一起去观察大自然,比如
和她蹲在地上,看爬行的小虫子……
用手挥舞,让她感受什么是影子和移动……
周末,一家人带她去采摘,去游乐园……融入大自然,融入儿童乐园,感受与平日不同的生活,对爸爸妈妈休息日有了期待。看着她惊诧好奇的眼神,充满了好奇。
慢慢地,启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满足她的探索欲,成了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和成就。
前几天,我让夕宝做了一次小探险,不尝试不知道,一岁的娃,已经这么自信,会想办法啦。
夕宝独白
奶奶给我带的棒棒怎么这么不结实,拿着没一会儿就脱了。
我好不容易才把棒棒修好,得把它拿好,不能再掉了。
奶奶夸我我能干,心里美滋滋地的,这不算啥。我哼着小曲继续往前走。
咦,今天路上咋没有小朋友呢?
回头望望,奶奶跟在我的后面,没有阻止我的意思。
我要去那个奇怪的地方看看。
夕宝奶奶独白:
在步行街,有一个废弃的广告牌,里面是废弃的木板,凌乱不堪。以前她不会走路时,就让我拉着手,从这头到那头走。那时我和她两个人在里面,很拥挤,担心孩子摔倒、被杂乱木板伤害,没有让她多玩。
但每次路过,她都扭着身子想让我抱过去。
夕宝差10天满1岁那天迈出了自己行走的第一步。现在1岁多2个月,已经走的很稳当啦。刚学会走路的娃娃,面对这个新奇的世界,好奇心特别强,为了方便去探索,给她带了一根拖把的棒棒,辅助走过那段烂路,满足她的好奇心。
夕宝走到半路,遇到棒棒头子和杆杆脱落后 既没有置之不理,也没有向我求助。而是自己蹲在路上,把它安装好,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特别是,安装好后,看我的眼神,充满了自豪。见我竖大拇指夸奖后,站起来,把棒棒抱在胸前,生怕再掉了一样,然后大步自信地往前走去。
夕宝独白
嘿,还好那个门洞洞还摆在哪里,我好着急,几乎要跑起来,奶奶在后面喊:“慢一点 ,慢一点。”我怕奶奶阻止我,咋能慢下来。
终于到啦,我轻轻叹口气,歇一下。
这里怎么都是黑渣渣,还烂糟糟的。我要不要走进去呢?会不会摔跤?奶奶让不让我走?我再回头看看,奶奶还没到。快走吧,万一奶奶看见,肯定会把我抱走。
1 抬起脚,拿起棍子;
2 先把棍子放下 ,稳当了再放下脚;
3 还不错,有棍子 走起来还挺轻松;
4 正当去开心地想给奶奶报喜时,哦豁,差点滑倒。
5 我一慌张,赶紧去找依靠,手一滑,棒棒头子又脱了。
奶奶独白
我在这一头观察她走,准备好,万一摔倒,赶紧去扶。
没想到前面一段走的挺顺利,路上有个行人推着婴儿,也一直在看,问我“这宝宝多大啦?”
我正想回答,看到夕宝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手里的棒棒掉了。
我以为,她会吓得哭起来,她会拿着头子走出来,
没想到她没有冲我喊叫,也没有走出来,而是淡定地在原地坐下。
可能是有了前面修复的经验,这次她右手拿头子,左手持棒棒,开始高了,不好操作,她放低不一会儿就修复了。
然后,神气地走出来,棒棒在她手里真成了拐棍。
旁边的奶奶对着她说:“这宝宝走路好稳定,胆子也大哦!”
夕宝走过去,微笑着去和小宝宝握手。一副大姐姐的样子,甚是可爱。
结语
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天生的探险家。
.真正厉害的孩子,都是兴趣爱好广泛,全面发展的。
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从小就对周围事物,具有超乎寻常的强烈好奇心。
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孩子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驱动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和具有创造力的人!
从家里出发,到走完这段路,差不多2个小时。有人嫌慢、有些人担心安全……只要心细胆大,陪伴孩子成长能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奇迹。
我乐在其中,在陪伴的日子里,自己也变得开朗乐观了。孩子给了我很多的期待和无限的想象。
想办法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吧,她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