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為發展心理內在的自主性,即發展出一種我是誰的自我認同,要經歷三個發展的主階段,分別是正常自閉、正常共生、分離-個體化。第三個階段分離-個體化又分為3+1個次階段:分別為分化,實踐,復合及建立客體恆久性。
在經過前兩個階段分化和練習,這時候開始進入第三階段——復合。這時候的兒童開始學習走路,所以較之前爬行,有了更為廣闊的視野和活動範圍,這也為兒童帶來了更豐富的刺激。
在之前分化和練習階段,兒童認識到,自己是可以和媽媽分離的,但是隨著環境的改變,兒童也會遇到更多自己不能夠完成的事情,開始隱隱約約認識到,原來自己也不是萬能的,也是脆弱的,沒有媽媽是真的不行。全能感的下降和依賴的上升,讓兒童開始重新回到媽媽身邊。
這時候的兒童會表現出,如果遇到挫折會發更大的脾氣,也會跟媽媽分享新的技能和經驗。他會意識到母親的需求和愛,并不斷的給母親遞東西。也會有矛盾:想要發展自己的自主性又怕媽媽阻止,所以會用說“不”的方式來拒絕,以保全自己的自主性。
復合階段出現高潮大概是在17~18個月,這時候的兒童如果能夠跟母親既有分離也有連接,就會表現出一種最好的狀態:既能夠跟媽媽保持物理上的分離,也能夠和媽媽分享愉悅:他會朝媽媽笑,也會開心的說,看!媽媽在那!
但是這種狀況并不會一直持續,轉折點體現在兒童開始感覺到分離焦慮。兒童開始感覺到無助、渺小,表現為開始吵鬧,想要更親密又想要更自主。
復合階段是一個不斷循環往復的階段,兒童要不斷經歷這樣一個過程,才能順利進入到下一個階段——客體恆常性。
客體恆常性分為情緒可以恆常和個體化,能夠形成穩定的自我概念和對他人穩定的概念,直到“超我”開始出現。
兒童這時候,跟母親的不同的互動和依戀關係,也有不同的表現。
如果母親能夠對兒童表現的關心和負責,體驗到這種關心的兒童,能夠在媽媽不在的時候,也能這樣想,這些好的經驗會內化到兒童的記憶中,這樣長大的兒童一般也會很快樂和自信。
如果母親在跟兒童的關係中,不能對孩子的需要特別關心和敏感,兒童會在媽媽離開之後表現的很焦慮,一旦跟媽媽離開就會大哭,其他成年人也不會很容易讓他們安靜下來,這些孩子還會害怕陌生環境。
如果母親對兒童不是很負責,不能夠回應兒童的需求,兒童開始對媽媽疏遠,當媽媽離開的時候,也不會表現出焦慮,母親回來也不是特別高興。這樣也不能形成兒童對他人的信任。
因此,在這個階段,母親仍然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仍然要關心和愛護兒童,既要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又要保護他們的自主性。對於兒童的需求要敏感,有所滿足,也要給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克服困難,獲得成就感。知道不論媽媽在與不在,都是愛自己的,別人和自己是分開的。
縱觀人的一生,建立自主性是兒童在該階段的任務,也是人畢生要完成的生命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