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他对我真的非常非常的好,是你无法想象的那种好,一切都是无微不至,无可挑剔。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后来,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了,我很爱他,付出很多,可是我们吵架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分手了再和好,和好了又分手,我现在好累……” 有没有觉得,这话听起来耳熟?
你,或者你身边的某个朋友有没有这样一个阶段:几乎每一段恋爱都被施了魔咒似的进入这样的循环——热烈的吸引→ 强烈的心动→ 匆匆在一起 → 没完没了的腻歪→ 开始习惯→ 开始分歧→ 暴露更多问题→ 更多争吵→ 恶言恶语→心累、疲惫→ 冷言冷语→ 不言不语→ 分手→和好→争吵→再分手,以为不会再爱上谁了,然后,遇见另一个人,再一次,热烈的吸引→强烈的心动……
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年轻人,如果你问他(她)想要找什么样的对象,他们会说得有感觉,具体什么标准说不上来。结果,亲戚朋友张罗一堆来相亲,却没有一个可行的; 好不容易结婚了,可没有几年又离婚了。
我们离幸福,到底有多远?到底怎样才可以找到理想的伴侣?
今天为你写的这篇文章就是教你怎样找到适合的另一半。
我观察到,许多女性之所以总是遇人不淑,原因竟然是她们的“择偶顺序”。
她们总是先看“这个人对我好不好”,再看“这个人的其他特质、人品好不好”。
这种顺序很要命。这个人可能对你很好很好,你会被这种“对你好”所感动,被感动的同时,你很可能忽略男人追女人所用的“套路”,忽略他的人品,忽略他根深蒂固的性格特质、生活习惯。日子一长,各种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对你好”可能是暂时的,而人品和特质是相对稳定长久的。不考察人品,因一瞬间的感动就下定决心,迟早要付出代价。
所以,女孩子看一个男人的顺序应该是先看“这个人的人品好不好”,再体会“这个人对我好不好”。
我们总是说要和一个人多相处,多看看才知道合不合适,可是我们在相处的时候到底在看什么呢?
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建议。
1. 看特质
特质是指人身上独有或固有的品性。影响着他的行为倾向,也会从他的各种选择和行为里反映出来,是相对稳定恒常的性格特征和品质。
有的人缺乏责任心,不顾家。一些亲戚朋友可能会劝你说“等结婚了就好了”或者说“等你们有了孩子,他就会改了”,这样的话即使是你亲妈告诉你的,你也千万别信。
特质具有稳定性,是很难改变的,可能会跟随一个人一辈子——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父母的遗传,家庭关系和成长的环境逐渐造就了我们每个人的特质。因此,看他的父母,他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他与父母的相处,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基本上,一个孩子就是他父母的翻版。
我们常常说,“3岁看大,7岁看老”,说的也是通过一个人小时候所体现出来的特质,就可以预测他的将来。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
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杂志上的最新研究也发现,3岁时自控能力差的孩子,长到32岁时更有可能出现健康和财务问题,甚至会有犯罪记录。而上述推论并不考虑背景和情商情况。
来自英国、美国和新西兰的最新研究也发现,自控力较差的孩子在长大以后更有可能出现健康问题,如高血压、超重、呼吸问题等。而这些人也更有可能出现对烟草、酒精和毒品的依赖,成为单亲家长的可能性更高,不会管理金钱,有犯罪记录等等。
研究负责人、英国国王学院和杜克大学的教授莫菲特说:“我们的研究第一次证明,孩童时期的意志力的确对成年之后的健康和财富状况有影响。”
再比如,研究人员发现,人们身上有一个特质能够预测他将来做事成功的概率,这就是“意志力”。研究人员去到学校、企业、军队,在人群中去寻找表现卓越、成绩优异的人,发现他们没有一个不是意志力超群的人。
既然特质可以预示出人生中的重大方向,那么另一半身上的特质会给你们未来生活带来福还是祸都会在恋爱过程里有所表现。
只是,如果被“感觉”和“激情”,或者是刚刚步入热恋的盲目冲昏了头脑,不去考察对方的特质,甚至视而不见,那么这些在恋爱阶段就给你带来痛苦的特质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婚姻里继续给你带去痛苦。
由于刚才提到的择偶顺序出错,许多人即便看到了对方有明显不能接受的特质也很难结束这段不合适的恋情。因为,人是日久生情的动物,时间拖得越长,越难做出正确的抉择。
我曾经在知乎上听过这样一个比喻,说婚前的选择很重要,这就好比,你在买雨伞的时候所做的决定会让你在每次下雨的时候,要么感到庆幸,要么直呼倒霉。
2. 了解自己,寻找合适特质的伴侣
首先,你要了解你自己——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可以做出让步的,什么是绝不能接受的。
然后,列出你认为合适伴侣的三个特质,并且按照重要程度排出顺序。有一个绝对不能更改,其他的可以适当调整。
注意了,这不是让你列出一份长长的理想伴侣特质清单,因为你的条件越多,选择的范围越窄。过度挑剔会适得其反。
实际上,我们也有可能经历过好几次恋爱,才能确定自己真正重视的特质是哪些。三年前,也许你认为“长的帅,有身高,有车房”是最重要的,随着个人经历、价值观、需求、人生阶段等等因素的变化,你看重的特质也会随之改变。
在这里,我们需要谨慎对待的是,是挑选让自己“很有面子”的特质还是真正合适自己的、能够让彼此幸福的特质。
3.远离两种人
“认同敏感的人”和“猎奇心重的人”。
德士特•耶格先生写过一本书《激情人际关系》,其中提到了不成熟者的七个特征。
第一,活在当下。如同青少年一样,根据自己的感觉和当下的欲望来做出冲动的决定,不考虑后果,只顾即时满足。
第二,缺乏自我约束。
第三,受情绪控制。你是否曾经购买过某种你根本无力负担,仅仅因为你喜欢的东西?如果购买过,那你就是受到了情绪的控制。成千上万元的信用卡消费欠账,就是成年人不成熟的明证。
第四,对自己无知的无知。
第五,感情用事,不顾现实。
第六,性吸引。有些男人和女人甘愿受性欲控制,而不是控制性欲,因而残忍地摧毁了自己的婚姻,刺伤了子女的心。
第七,认同敏感。安全感差,神经敏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认同敏感的人在各种关系中都很难与别人处理好关系。情绪稳定性差,在恋爱中比较容易破罐子破摔。猎奇心重的人多半不容易持久,三分钟热度,个性开放,不负责任,常常喜欢泡在夜店,寻求刺激和新鲜。这两种人都不太适合做人生伴侣。
著名心理学家泰•田代博士在《永远幸福的科学》里强调,怡人性强的人更适合做人生伴侣——他们不仅更为友善,更亲切体贴,并且更有可能在恋爱关系中主动做出努力。能够关注到对方的需求,让双方更满足,让双方的关系持续保鲜。
一个本性亲切的人,不但更能理解人,而且在维持亲密关系上也做得更好。
书中还提到亲密关系里的“依赖模式”。心理学家把依赖模式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安全型的特点是比较容易和人亲近,也容易依赖他人和被依赖;不会经常担心自己会被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自己太亲近。
回避型则正好相反,不适于与他人过分亲近,不太相信别人,也不允许自己太过依赖别人。
焦虑型的人,经常感觉别人不愿意亲近自己,经常觉得自己不够好,担心伴侣不爱自己或者不愿意和自己在一起。
我们可以了解自己和对方的“依赖模式”,选择合适的依赖模式。
4. 终生学习爱
在哲学家弗洛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爱的艺术》里,写到了人们对爱的三个误解。
第一,把爱等同于被爱。弗洛姆说:“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
第二,把爱的问题当作爱的对象的问题。
第三,混淆了激情和爱情,混淆了坠入情网的体验和持久的爱。
许多人把一见钟情的浪漫和激情当作了爱的永恒,当作真正意义上的爱。
真正的爱是什么?是持久的爱;是两个人在共同经历中的长久陪伴。
一见钟情的那份激情能否经受得住时间和命运的考验呢?很多人错把坠入情网的那份强烈的、浓烈的情感,当作了真正的爱。那不是呀,那只是你在空虚寂寞的生活中遇到了一个可以填补你空白的人。
你只是一个孤独者而已,一个孤独者遇到了另一个孤独者。当两个孤独者相遇,就如同干柴烈火,疯狂地如痴如醉。恋爱中人的智商为零,大概就是把这表象的激情当作了本真的爱的体现。
我同意弗洛姆的说法:爱是一种能力,爱是一门可以学习的艺术,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爱的本质是一种给予。
爱包含了:给予,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
讲了这么多,仍然要温馨提醒一句,生活中没有什么是绝对的。这些建议,供大家参考,但不要机械地照搬。现实生活可能更加复杂。
最后,祝愿你成长为一个拥有着爱的能力的人。
选对的人,幸福地“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