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娃也可以逆袭写作人生

认真放牛、玩泥巴的孩子

输入:我是一个放牛,割猪草,玩泥巴长大的孩子。仍记得那个语文老师兼职乐美,数学老师兼职体育的年代,每天下课就跟同学疯玩,放学便去田里放牛,课外阅读什么的是谈不上了,阅读习惯更是没有。

初中高中的应试教育把我的学习激情磨光了,大学好不容易解放,追剧,上网,谈恋爱什么的还是很容易打发时间的。研究生、工作时感受到了社会压力,为了生计,专业相关和考证的书倒是看了不少,真正的陶冶心性的书,看不懂,也看得少。

因此,看到大家写作,演讲时旁征博引时甚是羡慕。有时候也会感叹,为何我那么优秀地从农村走出来,努力地走了那么远,到达的只是别人的起点。

后来接触心理学,经过疗愈,开始能看懂以前以为是心灵鸡汤的那些书,接触的人不同了,自己的阅读视野也打开了。同时更多的东西涌过来,心灵成长,家庭教育,中医养生,职场技能等,因涉猎面很广,又如久旱逢甘露,只管读,而时间不够用,没想着精读,细读,更没有有意识地积累!所以,当写作需要输出时,感觉腹中空空,才华大概是跟我没什么关系了。

思考:农村出来,身上自带泥土的清香,看到的都是朴实的社会阶层,思想也简单而纯朴。傻傻地以为社会就如新闻联播般美好。

出了社会,步入法律行业,内心不断被碾压,曾也一度怀疑人生。好歹自己在低落的时候也会有人帮一把,也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会鼓励我笑看人生。法律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法律是万万不能的,自己也看到了自己在社会矛盾利益纠葛中的价值。

法律行业涵盖社会的各个阶层,自己很荣幸地成为了手持法律宝剑的社会卫士,自应当清楚认清事务本质的重要性,只是有时候容易被情绪左右,被盲点象限蒙蔽双眼。因此,通过阅读、写作磨练心性还是很有必要的。

输出:如果把作文和日记算上的话,写作时间上我也算有二十几年了。怎奈从没觉得自己语文是擅长的,所以作文也只是艰难应付,除了写作时的表情,内容落笔就忘。写了这么多年,就六年级的时候写我家的狗,被记住了,因为我是真的怀念我家的那条叫“飞虎”的狗了。

自己委屈和情窦初开的时候,会写写日记,只为抒发感情,不敢拿出来给人看。自己记的那些流水账和口水话,自己都不敢看,水平也是好羞羞脸。

工作后我开始写法律文书,因不喜口头表达,所以写起文书来,那是唰唰唰,速度和质量都是杆杆的,且尤其擅长搭框架和三段论,法律思维逻辑也练得是炉火纯青。怎奈,法律文书这种东西,除了法官和当事人,估计没人愿意看!

如何从三个点迎接放牛娃的写作春天

输入:

1.输入除了要注重“量”,更要注重“质”。

想想自己虽然在“量”的积累上不够,但如果把精力聚焦在一个领域,精读几本金典的、有含金量的书,则可迅速从“质”上补充“量”上的不足。

同时,自己也明白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即任何牛人,如果没有输入的话,他也是会腹中无墨,才思枯竭的。所以,输入“量”不在于过去的积累,而在于未来有“质”地坚持!

2.学会挑选并定期整理自己看过的书籍、电影和文章等。

时间就是命,因此我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升输入的质量。这就需要我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通过牛人推荐,听书等方式选择高价值的书,然后精读,读透。同时,在输入的同时,带入自己的思考并有意识地收集素材,建立自己的资料库,完成输入的积累,彻底告别输入“玩泥巴”的时代!

思考:

皮特老师说,思考要有深度,能洞察事物的本质。思考要有广度,能觉察事物之间的关联。

自己经常因为修炼和见识不够,陷入思考的消极和被动。从现在起,我要有意识地去多角度,多方向,多纬度看问题,多跟牛人交流,多反省,多问问自己,输出正向的价值观。

同时,自己还要明白,任何事务都具有多面性,比如玩泥巴这件事虽然导致减少了自己的阅读量,但是每每想起泥巴从趾缝流出来时的温度,幸福指数也会直线上升!所以,即使是放牛娃,也要选定立场,进行独立判断,不能被人情世故所左右,不被名利蒙蔽双眼,要有内求和坚持真理的勇气!

输出:

皮特老师说,要坚持高质量地输出,建立优质的正反馈,建立里程碑事件。

最近自己在微信群做语音和读书分享,会经常有文字和语音输出,很多有爱,有智慧的伙伴会进行反馈,感觉有分享,有输出的学习让人成长地更快,我也很喜欢这种成长方式。

输出有了反馈会让输出更有压力,更能激发人的潜能。用输出倒逼输入,用输出倒逼思考。

所以,放牛娃出身的我,多年未输出,现在写作训练营里练习输出,每天看优秀的伙伴,篇篇有正向的反馈,加上放牛娃的努力和认真,相信放牛娃逆袭写作人生只是时间问题了,给未来的自己鼓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