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是现实状况和想象状况的差距。差距越大,需求越大。对于一些必不可少的需求,我们称之为刚性需求。而其他有了能让生活更美好的需求,叫做非刚性需求。理论上讲,这个需求越是必不可少,用户依赖性越强,产品就会越受欢迎。
用户这些需求往往不是能直接看到的,往往隐藏在他们话语或者行为背后,该如何将这些不可见的东西挖掘出来呢?
课程安排:
P1∶注重基础的需求整理包含,通过数据发现需求,思维导图法梳理需求以及核心需求的提炼。
P2︰注重更明确地从复杂需求里挖掘出核心的需求点。其中包含用户故事和HMW分析法。
P3:更注重挖掘团队潜力,团队需求归纳和脑暴主持。我们通过故事板和设计马拉松两个课程来讲解。
二、思维导图法整理需求
平时的优化迭代不都是老大说啥是啥吗?这些需求是怎么来的?
站在用户角度看问题:通过穷举用户使用场景,衍生解决方法,进而确定需求的执行。
产品设计的核心三要素:用户、场景、需求
产品设计,就是不断解决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需求
增加、减少功能并非关键,关键能不能解决用户的问题
思维导图的思考方式:
用户:当想到一个功能,先不要想怎么实现的,而是想谁会用
场景∶用户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会用(感兴趣)?
问题:用户分别在上述场景下,碰到什么问题(挑战)?
方案:用户现在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案例一:O2O的优惠码
1.潜在用户有哪些?
谁会对优惠码感兴趣?
思维导图,列出所有感兴趣的人
(不用思考行不行,把能想到的穷举)
2.列出用户发生(感兴趣)的场景
针对每一类用户“分别”往下分解
把“什么情况"描述清楚,最好简单描述一个故事
3.不同的用户分别碰到什么问题?
注意是“分别”,不要怕重复
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场景,问题都是不同的
区分“问题”和“中性词”,如时间、价格
4.解决方案
5.举个例子
1、问题和场景的区别
推荐阅读:
1.需求的优先级排序
2.产品经理定义需求优先级的四种方法
作业思考:
假如你是美团外卖(用户、商户)的产品经理,收到用户反馈:
1、商户拍照重点食物的精选视频,用来诱导用户下单。
2、用户觉得某食物特别好,想拍视频评论这个美食。
一系列的需要需要用老板、工程师能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达, 你会怎么做?
可以从潜在用户、用户场景、用户问题、现在的解决方案四个方面用思维导图梳理用户需求。
三、需求的优先级排序
1、四象限看用户量与发生频率
优先解决大用户量的高频问题,基础体验
最后解决少量用户的低频问题,超好体验
2、看开发难度和效果
优先见效快且开发难度不大的,这就是迭代
最后做很费劲而且见效慢的,这可能是未来的机会
3、看产品价值
迫切程度:用户是不是真的非常需要?还是空想的?
付费意愿:用户是否会为了解决问题而付费?
ARPU:如果开发出来,用户会为之付多少钱?
4、看你对目标群体的熟悉程度
你是否深入了解用户使用场景?
你对用户群体的理解是否足够了解?
如果不熟悉,就想办法熟悉它,否则就不要动手
5、总结你的结论
用户:这个功能,第一批的核心用户是谁?
场景:这个用户在什么场景下会使用?
问题:解决了这个用户最大的痛点是什么?
对比:和用户现在的解决方案相比,体验/效率提升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