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西安!十三朝古都应该是没有什么好介绍的了吧,一个网红城市,一个有文化底蕴又不断和国际接轨的城市,应该是自带名片的。
我不知道要怎样去夸我的故乡,因为世人已经给了故乡很多的美誉,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也会自然的一直爱着她。
每天早上我是走着去上班的,穿过文景公园,一路的鸟语花香,一路的琴棋书画。演绎着四季的风情。
春天我会看着每一种植物慢慢的口吐芬芳,舒展枝丫。有时候下雨会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找蜗牛,踩水坑,帮助蚂蚁搬家,帮助西瓜虫打滚……
夏天每天都会路过一墙又一墙的蔷薇花墙,市政绿化得好,特别漂亮。如果说西安是网红城市,那么我可以告诉你,每一条街道不同的季节都可以拍出大片来。
秋天,听着所剩无几的蝉鸣;看着变红的爬山虎,和一丛又一丛的银杏树;吹着特有的西北风:不禁的想要高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
冬天的西安这几年很不好,常常会有雾霾,不过从19年开始,已经着重的去处理这件事情了。大街上冷风瑟瑟,但并不影响我们回到家中,穿着短袖吃火锅,暖气太热了。这就是我眼中四季的故乡,没有什么特别,但很满足。
要说吃的,那就更多了。偶尔和小伙伴相约去中贸旁边,专门吃一份八块钱的米线,这个米线可是1992年就创制的米线哦,几十年过去了老板依然只收八块钱。酸酸辣辣的,当然我们还会再加好多好多的醋,别说真的是一秒入魂的感觉。
泡馍和水盆,这个就是最基本的。但是我吃泡馍必须是早上去,因为早上人少,而且我要自己掰馍。一颗一颗下去,好像是在讲故事一样,等和朋友把馍掰完后,笑嘻嘻的叫一声老板,老板立马会给我们拿进去倒上滚烫的羊汤粉丝和肉,看着热气腾腾的泡馍过来,谁都会一脸笑容。三秦套餐根本不用说,肉夹馍、凉皮、冰峰现在已经成了国际的了吧。油泼辣子谁吃谁知道。不过我最爱吃的还是蘸水面。当然了如果能去杨棱吃那就更好了,过了桥洞有一家,宽宽的面蘸上西红柿汤,有的人蘸上辣子汤,这才是我们西北人的风格嘛,和面一样不拘小节,但又能容纳很多。
接下来要说玩的地方啦。
城墙、钟楼、大雁塔、曲江池、唐不夜城,这些热点的景区我是不会去的了,只要是节假日那就只是看人。不过在大雁塔是可以看到西安故事话剧的,不过本地人看了无数次也不稀罕去了。
在北郊我们会去河梯路,这边是渭河、泾河的沿线,一路都是草坪,周末大人小孩来撒欢野餐,别提多好了,就是每周去,都不会厌烦。
再不济就再跑远一点去茯茶镇,找个小茶馆坐下来,喝点茯茶,遇上节假日还能去听秦腔戏,小时候外公经常带着凳子和我去听戏,所以遇到有戏的时候我往往要和一群大爷们一起听,因为超级亲切,好像外公还在我身边一样。
上边一段有点悲伤,那我说点时尚的东西。西安人都穿什么?当然是海纳百川,有人穿汉服,有人穿旗袍,有人穿朋克,有人穿制服,什么都有啦,和所有城市的人们一样。不过我最近迷恋上了旗袍,剪了一个短发穿着旗袍总觉得格格不入,但是穿的久了会觉得自己好像变的文静了一样,好多身边的人会说,旗袍是40岁以上的人穿的,其实不是了,现在的新中式改良的很好的,对身材的包容性很强,又不浮夸,所以很喜欢。希望像张爱玲说的一样,所有的女人都有一件心爱的袍子,哈哈。
也该来说说行了,西安交通这几飞跃发展,我们的地铁虽然建设的没有其他城市那么快,但是一直在增加,方便了很多。以前从高新到北郊公交需要一个半小时,现在2号线倒3号线,40多分钟就到了,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据说晚上坐2号线和9号线一路都是老祖宗在护送哦,所以别干亏心事,哈哈。
这就是我的故乡,我喜欢她,生活在这里也很满意。虽然她国际化,虽然她网红,虽然她到了节假日总堵车,可是这个城市有它的温度,也有她的恬静。只要找到了内心的那份安宁,哪里都是一样的。欢迎所有人有空可以在我的故乡西安这里体会一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