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各行各业有自己的规则一样,阅读也是如此。就如同学车有学车的规则,滑雪有滑雪的规则一样,懂得规则,才能更好的达成目标。
那我为什么会说要审视一下自己是否是阅读的门外汉呢?前几天有人拿着《好吗好的》这本书跟我说他要去学习。
而且看着小说说自己在学习的人不在少数,我觉得有必要审视一下我们是不是真的会阅读?
关于阅读,有俩件事你不得不知。
第一件事是书籍的分类和阅读目的的分类。
书籍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实用类书籍】:可以提高能力,增强理解力的。
【文学经典类书籍】:可以陶冶情操的。
【工具类书籍】:可以提供某种帮助的,比如字典。
【消遣类书籍】:消磨时间的,比如一些网络文学。
而从读者的目的来分,大致可以三种。
(1)为消遣娱乐而读,
(2)为获得资讯而读,
(3)为增强理解力(也可以说提高能力)而读。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在阅读中越主动能得到的东西也就越多。
学习,也就是提高能力,增强理解力,通常是要通过实用类书籍来达到目的的。
所以,拿着一本小说信誓旦旦说要好好学习,多少是有点可笑的。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第二件事,阅读的层次。
同样是开车,有人只会开三轮车,有人却能开赛车。同样是滑雪,有人只会在雪地里走俩步,有人能在空中划出漂亮的弧线。阅读也是这样的,有人只能识词达意,有人却能将一本书剖析,把书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通常我们把阅读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基础阅读】:识文达意。
【检视阅读】:通过快速浏览一本书的书名、序、目录、索引、书封、几个重要篇章、读一俩小段来略读。这种阅读的好处是可以迅速在脑海中给书归类,判断这本书有没有读的必要,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以节省时间和精力。
【分析阅读】:很多人会以为自己一直在分析阅读,在精读一本书,事实上是很有可能把基础阅读与分析阅读弄混了。分析阅读除要求识文达意外,还必须透视一本书,能用一小段话来概括全文,找出主旨,也能为一本书拟大纲。类似于这样的:
(1)作者将全书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二部分谈得是什么,第三部分谈得是别的事,第四部分是另外的观点。
(2)第一个主要的部分又分成三个段落,第一部分段落为X,第二段落为Y,第三段落为Z。
(3)在第一部分的第一阶段,作者有三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A,第二个重点是B,第三个重点是C。
这样找出一本书的骨架,需要对内容非常熟悉且理解透彻,这样才能算是分析阅读。
当然,分析阅读大多适用于实用类书籍,并且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如此分析。
【主题阅读】:这是一个可以快速成为某个领域专家的秘笈。
有点像大四或研究生做论文时,选定一个主题,查阅书籍,丰富自己的主题。
最后,希望知道这些以后,不会再听到有人拿着本小说去自习,却说自己在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