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简书、微博或者其他自媒体平台上,看到一篇阅读量10万+的爆款文,很多自媒体新手都会羡慕不已。然后开始琢磨这篇文章的题目、写法,之后呢再去模仿。
这种方法有没有用?当然有一定作用。可是大家也许都说过“冰山一角”吧。露在海面上的冰山,也就是我们谁都能看见的尖角,只是很少一部分。隐藏在海平面下面的部分,占了百分之七八十,那才是主体。
那么,当我们看到一片爆款文,这已经是一个结果了。究竟背后还有什么“重大真相”值得我们去挖掘呢?
今天,我就把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分享给大家。主要从爆款基因、有效分享和倍增传播三个方面来聊聊。
一、爆款基因
爆款文有时候看似偶然,但偶然的背后藏着必然。好比是大家都在同样肥沃的土地里面种植玉米,为啥有的人种出来的玉米颗粒饱满、味道甜润,而有的人种出来的却干瘪少籽呢?
原因有很多,其中起决定因素的就是种子。好的种子才能种出好的作物。
好文章也一样,戳中读者(用户)的某一个点,才有可能大受欢迎,进而广为传播。古语有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也是指文章本身的质量。
从上图可见,爆款文的基因——热点、痛点、需求点、笑点、情怀、兴趣点、价值点等等,实在比较多,不能一一列举穷尽。
大家可以记住一点,考虑你的用户(读者)个性、需求和你的定位在哪方面是契合的,然后逐步细分,找到那些点。写文章的时候,就可以围绕这些点来展开。
举例来说,今日头条里面有个关于如何养花的大号,分享的内容就是专注在养花养草上。哪怕是针对一棵文竹,也写出了如何养护,如何解决常见问题的好文,关键是满足了用户的某一点需求。
二、有效分享
在分享这件事上,我们自媒体人容易踩的一个坑是“写了就发,有群就发”。
这事实上是不可取的。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要把对的东西给对的人。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你的父母或者朋友在饭桌上给你使劲夹菜。结果呢?你真的一口都吃不下。他们夹给你吃的,是他们自认为你应该喜欢吃,对你有好处的菜,而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回事。
所以,分享自媒体文章,也要先找对人群。把分享电影评论的文章发给文艺青年就比较靠谱;而把生活小常识类的文章发给居家宝妈就比较合适。
其次,还要选对渠道。以微博和朋友圈为例。这两者事实上差异很大。大家都知道,朋友圈当中可能会有你的上司、同事、家人,因此荤段子一类的东西就不适合分享。
再次呢,也要选好分享的时间。不同内容的阅读人群,他们线上的活跃时间也不一样。商业财经类的读者,通常是企业老板,他们很少会在白天开会或者谈判时间去刷微博和朋友圈。这类文章最好是在晚上9点之后再分享。
最后,还要学会适度推介。就是不能光丢个链接,一句话不说。这样会让人家以为你只是来打广告的,而不是分享你的高价值内容。所以,发送文章时,记得写上一段推介的话。
三、倍增传播
倍增传播,简单说,就是滚雪球。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让读者深以为然,还会引起他们的点赞和转发。转发给了朋友之后,如果文章的确很有价值,下一拨朋友也会点赞和转发。以此类推,文章的阅读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道理讲清楚似乎就一句话。可是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至少要搞清楚三件事。
第一,平台是如何推介文章的?
举个例子,简书和今日头条就不一样。简书主要是靠编辑选择,然后推送,那么编辑的眼光就会成为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今日头条呢,除了编辑,系统也会根据阅读数据反馈,进行“智能推送”。所以如果写完文章没有分享,很可能会影响推荐量。
第二,用户是如何转发的?
这主要是考验我们自媒体人对用户心理的把握了。一篇文章,是对他和他的朋友有帮助,还是让他觉得自己很有面子,还是正好符合他的某一种情怀,这都是引起转发的动因。
第三,二次分享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经常看到,朋友圈某个信息说只要你转发某条图文,你就获得免费学习/试吃的机会。这其实就是一种触发二次分享的机制。除此以外,文章本身有很多价值,也可以引起二次分享。
小结一下:
10万+的爆款文,写作时已经埋下了优良基因;作者采用有效的分享方式,促进了倍增式传播。掌握了3个秘诀,不断实践,不断优化,写出爆款文,你也可以!
写作精进人生!愿在文字彼岸深情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