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我们学习了王道和仁政应该是由心而发外推出来的。而我们所知道的是,孟子同样是儒家的传承人,他们所推行的有什么不同呢?孔子曾经说过,如果没有管仲,我们的生活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但是管仲的私德并不好,并没有仁心,那么仁与仁政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呢?有没有其他的关系呢?
首先,我们以仁政作为孔子的政治思想,而王道作为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是这只是一种应然性,而只有不断的"扩而充之",也就是不断的内修,才能拥有一颗善心。当然,孟子对德性层面的要求仅限于士及以上。
而孟子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相同的是他们都是由仁心外推,推到国家,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但是,因为时代和环境的不同,所以导致了差别。在孔子的时代,春秋时期,当时的国家并不怎么互相征伐,而且周天子还存在,虽然礼崩乐坏,但是只是没有内在,并没有完全消失。所以说,孔子希望实行"庶之,富之,教之",使百姓在每个国里安之。而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时期,此时的诸侯已经开始互相征伐,天下大乱。孟子希望的是有一个最强的人,可以通过推行王道(仁义)使得天下重新安定,来重新发展。这是两者目的的不同,而因为目的的不同所以也导致了部分策略的不同。
孔子的策略是希望以周天子为中心,每个人干自己该做的事情,遵守自己的层次,也就是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遵守人伦,即被称为得道。而孟子的策略是诸侯王推行王道,称为得道,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与民同乐。
在这里,甚至齐宣王说自己没有德,而孟子说只要与民同乐就可以推行仁政。那么这里,就减少了对君王德性的要求,而在之前 ,我们论述过仁政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对君王的依赖太过。那么,在这里,是否有解决的方法呢?
在开头,我说过管仲的私德虽然不好,但是他推行仁政,造福人民。这也算是推行仁政。而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在孟子这里,君王的德行已经不是唯一重要,只要有同理心,愿意舍弃部分权利,那么也可以推行仁政。继续往下分析,我们可以说仁是一个自修问题,就算一个君王的德不够高,但是如果它行的是好的道,那么我们也可以称他行的是王道或者是仁政。
但是在孔子和孟子的时期,还并没有实现分开君王的私德和他行的方略,在孟子时期只是有雏形,并没有实现分开政统和道统。
这就是我认为其三者的关系,从孔子到孟子,中间有传承,但同时也有因为环境的不同而改变的东西。和有关仁对当时无法实现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