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元宵佳节,就会想起那句“火树银花不夜天。”而想起这句诗的时候,又会自然而然的想起家乡的元宵灯会来——那是一个很土气的名字,叫玩龙灯。还有更土的一个名字,恐怕没几个人能够听得清楚和想得明白,就叫“烧毛狗棚”或者叫“赶毛狗”!
凡事都要搞明白?有人说,简单的就是真理。还有谬论说“科学就是简单化”。明白了?
改革开放后,人们开始把过去革过了头的命又找回来了。玩龙灯就是其中之一条命。好像是除夕一过,正月初一就开始了。乡镇村镇以及县城都会不断的涌来一支支龙灯队、舞狮队和划彩龙船的队伍。街上的夜晚就开始热闹起来。人们在团聚过后酒酣耳热之际,扶老携幼,带着早已准备好的鞭炮、花筒赶到街心,即是看热闹,也是凑热闹,就像后来的卡拉OK一样,自娱自乐。
龙灯到哪里,花筒就会追着燃到哪里。点燃的花筒火星喷涌而出,直指舞龙灯的人们,大家在躲躲闪闪和骂骂咧咧中享受着视觉和听觉的快乐。
据说这种花筒是用竹筒里面灌上黑火药加锯末子做的,点然后就开成火树银花不夜天了。
也有缺德的,在里面加了铁屑,燃烧后就会在赤膊上阵舞龙灯的人身上“巴倒烫”,于是,一场骂战就可能被点燃。看热闹的就改成“看戏”了!
在街心和街道,主要的龙灯和舞狮子以及彩龙船,他们沿街而舞,挨家挨户拜年,也讨得几条香烟,些许红包,其乐融融。
而集镇周围的山坡上、田园里,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人们白天用竹枝、树皮、木柴、杂草扎好的“毛狗棚”被纷纷点燃,一时间火光冲天,竹节遇火,噼噼啪啪的炸个不停,人们围着火棚子,边烧边喊“赶毛狗呀赶毛狗!”据说,这样子后,来年收成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俱往矣!这些年的元宵节只能在城里过了。除了按照祖宗传下来的“三十的火,十五的灯”的习俗把所有的灯都打开,剩下的就是看看电视,玩玩手机,读读书和想象着大街上、小河边那些劲舞的火龙和直冲云天的毛狗棚。
这也如同老辈子说的“三十里玩龙灯,越玩越转去。”(意思是玩到十五了。)
写到这里,想起来正南宋辛弃疾的那首著名的诗: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千百度,千百度,传统的东西,龙也好,狮也好,彩龙船也好,毛狗棚也好,随着文化自信的建立,一定还会回归的。正应了那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不过,这些民间文化与元宵节是怎么扯到一块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