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氏俊才出四川,
七七从军兵梦圆。
七九八四参战去,
英勇无畏敌胆寒!
爱兵如子怀柔情,
钢刀穿插随机变!
当年军报事迹宣,
今朝英气绝不减!
后记:
当年我在老连队连部当了将近两年的司号员,因连部河南籍通信员是一位79年负伤的老兵,故我也协助承担了部分通信员上情下达的工作,有机会与连部领导和全连班排长战士亲密接触,至到考上军校,期间对时任副连长的邝俊川(77年入伍,79、84年两次参战)真实的印象是“严肃活泼”,训练时严肃得毫不含糊,对排班长和战士横眉相向训斥不在话下,而星期天时,他便西装上身,皮鞋擦得一尘不染,口中常常哼着小曲……
当时对“近距离”相处两年的他——就这点印象,至多能感受到——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热爱生活的好干部……
——直到84年者阴山作战后(当时我作为参谋在军区侦查大队,来回穿梭于老山、者阴山之间),在他带领老连队凯旋归来后,我才更深刻认识到,作为来自成都大城市的“城市兵”,他内心深处对战士是有多么的心疼!
“严是爱,宽是害”,其最好注解,莫过于体现在生死存亡的战场上!
——他实实在在是一个不图名利的好军事干部!是当之无愧的“全军优秀基层指挥员”!
——他当时带领全连执行者阴山穿插任务,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在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穿插任务的同时,又必须确保最少的伤亡代价,要知道穿插进入敌境,你一旦被敌军发现,或者被“包饺子”,很可能会全军(连)覆没的!!——怎样才能把来自全国各省的100多号官兵平平安安带回祖国来?……今后要怎样面对全连干部战士几百上千亲人渴望的眼晴?可想而知,作为一连之长,不仅自己要面对牺牲……其压力是何等之巨!!
——读者朋友您懂的,中国有句古话:“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因为,前线的真实战况,往往牢牢掌握在前线指挥员手里。为此,他符合实际的战场指挥实践,最起码当时的个别上级是不完全理解的……
——这就是一名优秀战场指挥员真实的对“随机应变”最好的诠释!……战后他荣升为军务股长……
山人我看来:所谓“军令如山倒”与“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从来都不是对立的,而是对立统一的!
本小诗与后记内容,是我反复多次与邝连长深谈并亲自于2016年参加老连队聚会得到官兵印证后写成。
2019.11.29夜半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