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总不乏这种人,他们喜欢看各种励志故事,哲理美文,也懂得很多的大道理,经常会冒出几句金句来炫耀一番,以此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们仍过着比较苟且的生活,用比较流行的话说就是懂了很多道理却仍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也对其进行过思考,近期也读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文章,下面把自己的一点粗浅的见解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批评与指正。
其实这个问题不仅仅困扰着现代人,也一直在困扰着古人,但好在几百年前已经有一位大智者帮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而这个人就是王阳明。
王阳明是我最喜欢也最崇拜的人之一,他是明代的大思想家与教育家,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后世所公认的仅有的几位圣人之一。(人物的生平与成就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搜索)
在王阳明学说的核心内容中,其中一条就是“知行合一”,在王阳明看来,知与行是一体的,而不是彼此独立的两个部分。王阳明认为: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传习录》
这就是知行合一最原始的出处。大部分人仅仅是去追求知识和道理,却并未落实到行动中去,从而使知与行割裂开来,最终的结果就是“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这也很好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谁都能说出来,但又有多少青年人沉溺于手机和电脑,让自己的大好时光虚度的呢?谁都知道提升自己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学习,但又有多少人能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来读书的呢?
不仅仅是在自我提升方面,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几乎可以推广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切不文明行为的发生都可以认为是知与行脱节的结果。
知而不行是懂了很多道理仍过不好这一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另一点我要说的原因就是是对道理理解的深度不足。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道理或知识是利用文字或语言进行传播的,而对于文字或语言的运用大家都是平等的。这就造成道理说出来大家都是一样的,而对其理解却有着较大的差别。
怎样理解这句话呢?举个例子,我们经常会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去让背诗,以此来显示孩子的聪明。但我们要知道的是,诗记录和反映的是大人的内心世界,小孩子怎么能理解得了呢,小时候读过的许多诗的美好意境都是在自己逐渐长大一些后才理解的,而且随着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同一首诗或词在品读时又会呈现全然不同的滋味。
基于这种原因,孩子能把诗流利的背诵下来并不能代表孩子就真的理解了诗中的美妙意境。但并不反对孩子背诗,让孩子背诗可以说是为他准备了一份隐藏的财富,需要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等待去慢慢发掘。当然,让孩子读经典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同样,我现在在这里讲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但了解先生生平的人都知道,这些道理都是先生在经历颠沛流离,九死一生后所悟出来的,先生所理解的知行合一与我轻易而得来的自然有着千差万别。
道理说出来都是一样的,但获得道理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却是不同的,而后者,或许是更重要的事。
因此不要去埋怨说什么道理都是骗人的,道理本身是好的,是引导人向善的,只是我们不能理解或不能付诸行动罢了。
那些人生箴言就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本里面,需要有缘人去赋予它们以鲜活的生命。
如果说非要说道理的用处的话,我想说道理就如同一个手指,一个路标,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为你指明了方向。而路,仍需你自己一个人慢慢走。
在这里仍然想要强调行,在懂得道理后一定要践行,否则很容易就会沦为假话,大话,空话,同时在分享我个人的一点读书经验给大家。
在知识过载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不建议大家再去花过多时间去学习什么道理,去读畅销书,读成功学,与其把时间花在那上面,还不如去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来消遣。
如果读书的话就去读经典,绝大部分讲为人处世之道,待人接物的书都是在对《论语》《中庸》这两本书进行注解,而几乎所有的心灵鸡汤,教人看淡名利的书中都能够看到《道德经》和《庄子》的影子。讲兴衰之道的书一本《资治通鉴》也足够我们后人去品鉴。
因此读经典看似笨拙,其实却是读书的一条捷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