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聊聊读小说的事情。
我自认为是一个资深小说迷。哪怕到现在,也依旧在追着几本喜欢的网络小说,比如《剑来》《长宁帝军》等,时常误事,但并不后悔。
偏颇一点讲,世界上流传最广、最著名的书籍,几乎都是小说,包括《圣经》。
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最本质的其实是“故事”。人天生爱看故事,喜欢在故事中体验不同的人生。很多时候,不论看到多少类似的情节,搞笑的还是会笑,感动的还是情不自禁掉眼泪,生气的还是忍不住骂人,就是这个道理——看别人的故事,体会自己的七情六欲。
人类最早讲故事是在篝火边。从原始部落开始,经过一整天辛苦挣扎,部落的人围坐在篝火边,听老人们讲故事成了最重要的事。在篝火旁边,人类常讲三种故事:
第一种故事就是狩猎、搏斗、生存,这一类故事延续到今天,就是人类的传奇。包括我们那天讲踢足球、狩猎,都是这种过程。
第二类故事是控制自然的神秘力量。他们会讲神,有什么树神、水神这些东西。这些东西逐渐地形成哲学,让时间跟空间产生意义。
第三种故事,就是来世。我们现在虽然不好过,但是未来我们可以怎么怎么样,这种故事形成宗教。
这就是故事对人类的影响,我们所看到的人类的奋斗、人类的哲学、人类的宗教,都是来自于早年间故事的分类。
另外还有个很有意思的事,你们知道为什么一般电影是一个半小时,不到两个小时吗?因为人们在篝火旁边坐到屁股疼,就是一个半小时。所以人类能够坐住的时间,就构成了今天几乎所有故事的时间。
所以,读小说,或者说读虚构类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人形成人生观的重要渠道。所以,别再禁止孩子看小说了,因为根本拦不住,不如因势导利,让孩子多读读优秀的小说,不仅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更能提升品味、塑造健康人格,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