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开启拆书帮筹备分舵到现在已经10天了,在三清山分舵各位拆书家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已经完成了9个拆解任务,我知道一定有其他和我们一样新筹备的分舵会比我们进展快一些,但是对我而言,却走的很踏实。现在的脚手架建的越稳固,往后的高楼大厦才会更牢靠。
为了更好的了解拆书帮,和拆书的方法技巧,这两天我仔细的翻阅了赵周老师的这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收获了以下5点,分享给大家:
一:结构化思考
1.什么是拆书帮?
2.为什么要拆书?
3.怎么拆书?
4.哪些方面的书可以进行拆解?
5.拆书帮内学习者的进阶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怎么样去学习?
6.拆书帮线下活动怎么运作?
7.拆书帮如何帮助企业或组织进行知识管理?
我把这本书梳理为以上7个结构,带着这些问题去看这本书,我想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我们依次来解答,
首先第一个:什么是拆书帮?
举个例子,我曾经在无数的文章里看到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的内容,有精简版,案例版,讲理论的,讲故事的等等,数不胜数。可是直到现在我对它的感受也只限于这是本经典书。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的生活一如从前,没有因此而发生任何的改变,哪怕我已经对这七个习惯了如指掌。但是加入拆书帮以后就有了变化。我们拆的第一个片段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的:
“在正式讨论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前,我想建议读者先建立两个新现念,这将使你阅读本书的收益大为增加。首先,我建议各位不要对本书等闲视之,大略读过便束之高阁。当然,你不妨从头到尾浏览一遍,以了解全书梗概。不过我希望在你改进自我的成长过程中,本书能时时与你为伴。本书在编排方式上分成几个循序渐进的章节,便于读者随时参阅并付诸行动。即使你已对书中的原则观念得心应手,还是可以不时翻阅,或许会有更多的体会与收获。
其次,我建议你改以老师的角色来阅读,除了吸收还要能复述。在阅读过程中,应有心理准备,预计在48小时以内,与人分享或讨论读书心得。
我相信心态不同,阅读的成效就会两样。我保证,这种阅读方式可以增强记忆、加深体会、扩大视野,而且会有更强烈的动机去运用本书所讲述的原则。同时,开诚布公地与人分享读书心得,可以改变形象,赢得友谊,甚至为你带来一群实践七个习惯的同伴。”
拆解完以后我了解了阅读后,在48小时内,要与人分享或者讨论读书心得,还了解了在阅读中要以老师的角色去读。但是和以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会让我结合这些内容结合自己的经验想一个案例,并且把它应用到我的生活里。而现在,我对于这两项内容已经运用自如了,并且事实证明它是对的。
这就是一个人的拆书帮。我不需要像以前一样把书从头看到尾,也不用归纳全书的脉络,更不需要去理解作者的思路,就可以在拆书家的引导下通过拆分把书内的知识运用到了生活里。在拆书帮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拆书家的促动下,通过我们的互动,去加工自己的案例,把书内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这就是拆书帮,一个基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拆书学习法的非营利性的学习爱好者社群。
2.为什么要拆书?
从16年初我就接触到了剽悍一只猫,那时候他还只是刚起步,不像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社群,出场价都非常高了。他那时候写过很多关于读书的文章,怎么样给自己定一个100天计划,做到从一周一本书慢慢改变为一天一本书,通过阅读快速的提升自己。当时看后我感觉热血沸腾,立马给自己定了一个百天计划,画好了贴在了墙上。做好计划后第一步就是要列书单,我从他推荐的那本《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里找到了写这本书的作者推荐的书单,全部都下载了下来。立志这一百天就解决这个书单。我觉得能够写出这么厉害的书的人,读的书一定不会太差。而且很多我在各大榜单都看到过,都是经典书籍。读书的顺序我是这样安排的,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看,每个章节后面都要写笔记,把重点内容记录下来,碰到不懂的词或者书中提到的人物我很感兴趣的就立刻百度。但是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有的书看的津津有味,比如《看电影学销售》,通过拆分解读电影片段,来学习如何做销售,很有趣味性。可是有的书就看的枯燥无味,晕头转向,一个章节需要看好几遍才能理解他是什么意思,比如《德鲁克管理思想全集》。还有一些书比如像《基业长青》,都知道是经典书,无论是电子版还是书籍我都有,可是最多也只是翻翻目录,到现在书都买了一年多了,一点也看不下去。就这样,两大页的书单筛选到最后,看了三本书,百天计划就不了了之了。到目前为止这三本书的内容已经忘的差不多了,但是毕竟当时做了很多笔记,有些内容还是有印象的,可是它并没有给我的生活带来任何的影响或改变。
从这段经历大家能够看出在我整个读书计划里,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看不下去的情况。其实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多次立志一定要多看书,然后就去各大榜单找书单,找完以后买回家,却发现自己根本读不下去。甚至有的书连翻都没翻过。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我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学习目的是什么。一本书里我们只需要把想要了解的内容,想要学习的知识在书中找到,通过拆书的方法,把它运用到生活里就可以了,如果这本书的知识你暂时用不到,那么可以先放一放,带着问题和目的去阅读,这本书才能体现它真正的价值。
第二个碰到的问题就是看不懂和记不住的情况。看不懂的情况分为两种,一个是本身书内的某些知识点看不懂,这个很好解决,直接找度娘,另一个是不明白这些内容会对自己的生活或者工作带来哪些影响。比如我看了《看电影学销售》这本书,里面的很多内容写的都很棒,甚至于一些内容把整个销售谈判的流程都写下来了,我把这些内容如视珍宝的抄录在了笔记本上,现在再去回想,早已忘记了里面的内容。而如果运用拆书的方式,我们可以在拆书家的引领下,找到书中片段和我们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的链接点,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找到差距,然后把它重新梳理,想象自己下一次去谈判时的场景,结合书中的知识,把具体流程写下来,并且在脑海中预演一遍,经过大量的验证证明,在大脑中想一遍和实际做一遍几乎没有差距。这样你还担心学到的知识会遗忘么?它已经成为操作流程中的一部分。
我相信还有很多人会遇到一种没有时间没有精力的问题。我也想学习,也想提升自己,可是我没有时间。那是因为以往我们读书都是读完全本,然后再做笔记,想架构,想知识点......可是,拆书不需要,我们只需要拿出一些零碎时间,按照拆书家的引导和要求,拆解出自己的案例,就可以把书中的知识拆为己用。
这就是为什么要选择拆书的原因,它很好的解决了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看不下去、看不懂、记不住、没时间、没精力的问题。
说了这么多,到底应该怎么来拆书呢?在书中,赵周老师推荐的是拆书帮的RIA1A2便签读书法。
R指的是阅读图书的片段
I是拆书家引导促进。这个也是我建议大家加入拆书帮的原因,因为I部分是整个拆书便签的关键,一个好的I可以让学习者更容易的理解R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并且通过在I中的举例,可以激活学习者的旧知,产生和新知识点中的链接,让学习者更容易应用。刚开始的学习者可能还不具备这个能力,加入拆书帮可以先由拆书家带领我们去拆解,等自己慢慢的掌握了这方面的内容,就可以自己拆书了。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结合RI中的内容,回顾自己有没有经历过,或者见到、听到过类似的事情、情境。
A2以后我怎么应用,结合读到的知识(观点、建议、启发)与自己的经验,设想自己今后可以如何应用。
便签读书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你要读的是致用类的图书,你读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技巧、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第二步:要求自己用较快的速度阅读。
第三步:遇到核心观点、重要建议,或者较难理解的地方,先判断这对我是否有用。如果有用,则放慢阅读速度,细读相关内容。
第四步:拿一张I便签,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重述知识点,或者总结启发,写下来,贴在相应书页。
第五步:回顾自己有没有经历过,或者见到过类似的事情、情境,拿一张A1便签,写下来,贴在相应书页。
第六步:结合读到的知识点(观点、建议、启发)与自己的经验,设想自己今后可以如何运用。总结的内容应该是具体的而非笼统的,写在一张A2便签上,贴在相应的位置。
第七步:在有便签的页面边缘,贴上一张小小的指示标签,以示提醒。
第八步:用此法读完整本书后(或者读完自己认为值得读的部分之后),把所有的A2便签拿出来贴在墙上,提醒自己日后应用,改变行为。
我刚开始看到这个便签读书法的时候,说实话感觉很简单。只要找对了R的关键点,然后写出自己的例子就可以了,好像没什么难的。没加入拆书帮之前我自己也尝试写了几个便签,感觉也没什么。可是现在加入拆书帮以后才发现:不知者无畏啊!先不说想要拆解出一个足够好的I有多难,需要多大的脑洞,单是A2就是一件很难的事。首先A2必须是要包含原片段的知识点的,其次,你要真正把它放到生活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它必须是一个你写完A2就可以把它贴在醒目位置,一个月以后可以拿下来的计划。以前自己写的便签现在看来基本都不合格,而且也都没有学会运用。现在加入拆书帮以后,在拆书家的带领下,不但掌握了IA1A2的使用方法,而且拆解到的知识点都很好的运用到了生活里,有些让我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有些让我学会了表达,有些让我学会了时间管理等等。虽然现在写的I还只是一些非常浅显的内容,但是我相信,随着时间的增加,拆解的片段越来越多,这部分的技能一定会有提升。
那么什么样的类型的书籍可以进行拆解呢?赵周老师把书籍分为了四大类:实用类、理论类、叙事类和其他类。
实用类的书籍比如像《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书中一般会有大量的案例和建议,在拆解这类书籍的时候我们直接根据书中给出的关键点进行拆解可以了。
那像理论类的书籍一般不太容易理解,我们在拆解的时候就要列出关键点,列关键点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自己充分理解了原文的意思,然后根据关键点联想案例,进行拆解。这个一般对于初级学习者会有一定的难度。
叙事类书籍拆解的维度有很多,你可以从故事结构去拆解,也可以从某一个人物的角度去拆解,或者看原则拆解人物动机等等,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拆解即可。
最后一个就是其他类,其他类就是你的启发和原本片段本身的内容不是一回事。比如前段时间我听的李玲老师的《学会两款变态型换位思考,情商搞定合作关系》就是通过拆解绘本(儿童读物)来学习的。
第五个问题是拆书帮内学习者的进阶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怎么样去学习?
拆书帮的学习者分为初级学习者、高级学习者和学习促进者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于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要求都不同。我个人认为这个和加入拆书帮的时间长短没有太大的关系,有些学习者虽然加入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很快就可以达到高级学习者的能力,这个和平时的思维习惯有关系。
初级学习者的特征是把书本当权威。当发现自己想提升某方面的能力时,第一反应就是报名学习、参加考试、获得证书。
高级学习者已经达到了对自己能力负责的程度。能够通过日常接触到的一些事物联想到自己的经验,并且会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但是高级学习者也有高下之分,有些人可以通过这个片段得到不一样的启发,他的思维已经超越书本去思考,由A想到B,但是有些人目前只能做到由A想到A然后去运用,也就是我现在达到的水平。
学习促进者说白了就是已经成为导师,他可以去指导别人进行拆书了。
大部分的人刚开始加入拆书帮都处在初级学习者的状态,但是通过不断的练习,很快就能达到高级学习者的状态。
高级学习者和学习促动者属于互相影响,学员和导师的角色。对于高级学习者的学习理论就是联结、整合、内化。也就是在学习促进者的带领下,激活自己的旧知,把以往的经验和新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整合,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而学习促进者的学习理论就是高级学习者的对应面:激活、促动、催化。如何能激活学习者的旧知,促使他把自己的经验和新学习到的知识结合在一起,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其中在促动环节,拆书帮又应用了三种学习理论:叙事性学习、身体亲历学习、精神训练法。叙事性学习是学会通过讲故事让学员产生链接,身体亲历学习也就是学以致用,通过不断的运用提升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最后一个就是精神训练法,也就是在大脑中演练一遍,可以达到实际应用的效果。
了解了拆书帮是什么,为什么拆书,和拆书学习的方法,我们来看一下怎么样去组织一场完整的线下拆书活动。
流程一共分为三部分:筹备、现场、课后。
筹备阶段我们要收集学习者想学习哪方面的知识,然后进行备课。
现场阶段就按照我们拆书便签法的流程:阅读原片段,由拆书家拆解I,我们来做A1A2.
在课后我们要整理现场所有的案例,并且做好追踪。解决课后跟踪运用最好的方法就是请同一拨人再做一次拆书活动。既可以温故原来的知识,大家也可以把自己在运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解决。
很多的企业现在也引入了拆书帮的学习理念,那么企业或者是组织如何通过拆书帮进行知识管理呢?
赵周老师把知识分为两类,一个是显性知识,一个是经验性知识。显示知识很好管理,建立自己的资料库就可以,比较难的是经验性知识。对于这类知识我们可以通过拆解原事件的方式,把做好的这个事件分为几部,在拆书家的带领下,大家在每个阶段拆出自己的做法。另一个我们也可以采用还原当时事件的方式,让你去做的话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大家各抒己见,交流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二:故事化演绎
整本书中赵周老师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基本每一个章节都会有,通过案例来表达关于拆书帮的具体内容。读者可以通过案例来找到链接点,激活旧知,让内容更容易理解。但是我从书中的案例中还学习到了两点:一个是I的重要性,另外一个就是A2究竟应该怎么写。
以前我理解的I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去重述原片段的内容,可是看了很多书中的案例拆解以后就领悟了,重述原片段内容的维度原来这么广。比如书中P42关于《社会性动物》的I就拆解的很好,如果是我去拆解依从、认同、和内化,也许只是换一些词语把这些内容重新叙述一遍,可是作者把I拆分为了销售上的“依从”“认同”和“内化”,并且是通过日常中最常见到的销售场景来做了案例去解释关于三者的含义。同样都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重述,但是对于学习者而言差别就很大。前者是由理论到理论,而后者是就进入了某种情景。很多时候理论性的词语描述的再详细,我们也能大概了解文中的意思,可是案例让这些理论性的知识由抽象转为了具体,让学习者更容易把知识和自己的相关经验联系起来。
第二点就是关于A2具体的写法。按照要求来说,A2就是描述以后我怎么应用,结合读到的知识(观点、建议、启发)与自己的经验,设想自己今后可以如何应用。而且要求有具体的计划。刚开始做拆书的时候,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很困惑,A2发生在以后的场景中,我们谁也没有办法去预料这个事情是不是会发生,什么时间发生。那么应该怎么写呢?虚构场景吗?为此三清山分舵的王璐营长还带我们做了一个微行动学习。可是我对于A2的理解还是不够充分,始终不知道应该怎么写。然后当天晚上我就拿出了这本《这样读书就够了》,想从书中看看是不是有相关的介绍。可是书中也没有专门的章节去讲怎么样去写A2,但是它有很多的拆解案例,我就通过分析这些案例,看别人如何写的A2,来寻找灵感。通过分析,现在每看一个片段,我都能写出一个完整的A2了,而且是一次过。这些都是案例带给我的收获。
三:生活化学习
除了在阅读过程中,其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可以通过拆书帮的学习理念去拆解遇到的每件事。比如同事在客户沟通过程中的谈判技巧,好的不好的我们都可以用来拆解,好的借鉴并且通过A2运用到自己的生活里,不好的整理出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为什么会不好,然后也通过A2写出具体计划,避免在自己谈判过程中出现类似的问题。或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同事就很容易相处,而有些同事就始终融入不到集体中去,我们也可以通过拆解的方式去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别,找出关键点,然后思考自己和这些关键点的差距,好的保持,不好的通过A2的方式改变自己的接人待物的方式等等,生活中拆解无处不在。用好拆书帮的学习理念,严格执行A2计划,每天进步一点点,成为更好的自己。
四:价值化连接
申请筹备分舵以来,认识了很多很棒的召集人拆书家,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在他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三清山的舵主熊媛,媛姐是我们济宁筹备分舵的督导,是她和三清山的各位拆书家带领我们一起完成拆书帮的第一阶段30拆。我自认自己的执行力还算属于比较强的,可是媛姐更胜一筹。什么事情考虑的都非常全面,我们筹备过程中,媛姐也给出了一定的规划,长远计划近期计划
,出现问题处理也都很及时。而且媛姐的学习能力也是非常强的,涉及面很广,点评作业的时候一针见血,直指关键点。思路非常清晰。还有我们的营长王璐,她负责的部分中有一个是安排我们每日作业,给出RI,让我们写A1A2。大家都知道,人员多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众口难调,而且每个人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岗位,想要学习的方向也是千差万别。可是璐姐却做到了每一拆都让大家非常有感触,也都能运用到各自的生活中。只是一个细节,却能提现出璐姐的专业能力真的很棒。今天在拆书帮的群里,长沙麓山的召集人何丽芳老师发了一个分舵筹备进度推进表、RIA训练营项目进度表、练级活动安排表,把筹备期间的每一个节点都做了详细规划和记录,这个也是我没有想到的,可以借鉴学习。太多太多这样优秀的老师,而这些来自全国各地拆书帮筹备分舵的老师们,虽然都素未谋面,但是通过拆书帮这个平台,把大家联系到了一起。每个人在这个平台上都可以结识更多优秀的伙伴,在拆书或者筹备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得到老师们的经验分享和心得体会,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五:百分之体验
拆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拆书家,需要付出的也很多,需要完成很多的拆解任务,然后从一级拆书家到七级拆书家,一级一级往上走,每一个层级对于学习者的评估侧重点都不一样。结果固然很重要,只是坚持让付出从一开始就变成了收获。好在有拆书帮,让我们一起信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