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活的时间都变成阶级差异的牺牲品,那下一步就是生命了吧。
郝景芳的虚幻小说《北京折叠》里虚构出三个空间,第一空间是北京的顶层统治者,第二空间是一群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第三空间是底层劳工。
这三个阶层的差别不只是金钱,工作,生活,更是时间。三个空间,每48小时轮换一次,第一空间的统治者能够从清晨六点到次日六点的完整的24小时,然后睡去。第二空间的白领苏醒,他们能够享受次日清晨六点到晚上十点的16个小时。而第三个空间的劳工只能享受从夜晚十点到清晨六点的时间。
也就是说他们永远都看不到真正的太阳,高悬头顶上的阳光只是第一空间的统治阶层用技术手段制造的假象。
这不是虚构的小说,这是赤裸裸的现实。
有些人从开始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向老刀的女儿糖糖这类人,他们父辈辛辛苦苦建造这样一个折叠城市,将自己的青春投入其中,当这座庞然大物建好之后,又将这些青春逝去的人们抛弃,只能在第三阶段做着垃圾分类的工作,这也是第三阶段最好、最光荣的工作。
他们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假太阳的世界。只能吃着掺着沙子饭菜,只能挤在几平米的出租房里,他们本应是充满无限希望的孩子,却早已输在了起跑线上。
贫穷是穷人的原罪。
贫穷养育贫穷,因为贫穷下的环境教育,见识来之影响到的所有资源都因为贫穷被限制,被固化,因而输在了起跑线上,富者愈富,贫者愈贫,马太效应差不多就是这世间最冰冷的规则了。
希望我们的未来不要像书中的那样。
残酷,但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