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到家的时候,已是20时。
非常疲倦,声音也倦怠了;但是,小家伙一见到我,激情源源不断,根本停不下来!
回到家后,小家伙反复强烈要求玩一次“泡泡龙”。主动强烈要求,我是没有理由去拒绝的。于是,我们按步骤去准备物料与工具,一样一样的让小家伙说出来,然后让他进行实时演练、操作,我则在一旁进行提问与引导。结果,顺利完成游戏。小家伙开心得不得了!
然后,再按妈妈的要求与安排,我们再练习了老师布置的任务:1. 听读复习Three little pigs, 发表演视频;2. 听读复习朗文Unit1-2, 完成练习册。学会自己穿衣服袜子鞋子等,使用句子I put on my ...发视频;3. 吃东西的时候跟爸爸妈妈一起互相分享,使用句子Would you like ... Yes, please. , thank you。基本完成任务!整个过程,小家伙真的是无比的兴奋与流畅。主动参与的任务,一次性完成。
接着,我们坐在沙发上,小家伙走到他的书旁边,抬出一叠书,要求全部读完。那一共有20本左右,已经是21时了,我不可能读完了。于是,我解释时间原因,他听懂了;然后,我说:“You can choose two of them.Daddy reads them for you.OK?”小家伙很乐意!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小家伙的思维一直紧跟着我读的内容,只是身体动作比较多,坐不定;看得出他是多么地喜欢我们陪他读书啊!
近期,我越来越感觉,小家伙不能用一般的方式去陪伴的,精力十分充沛,要用二般武艺才能“征服”!我们发现,要让小家伙安静下来记忆某些词语,他总不能专心,效果不太理想,而在游戏等互动式陪伴中,很多东西均可以一次性达到效果。这方面也体现了小家伙的特性:精力充沛型。因此,我们总结了经验,要想他安静下来做事情,那么得先消耗他的精力,用大量的运动进行消耗。这方面能体现在某天学校的户外运动量较大的时候,小家伙晚上带了少许的疲倦感,学习的效果却奇高。当然,互动式的也是他最喜欢的,他能感受到所有人的关注,虽然动作比较多,但是也能高效达到效果。他是调皮式的认真,按常规是无法理解他的行为的。进一步说明了教育的个性化的重要性,提示我们要多多与老师们进行沟通,而我们要调整方针策略,统一战线,加强引导。
下午在车上与妈妈沟通教育问题。我说:你知道孩子(尤其是独生子)成长的对手是谁吗?是的,我问的是“对手”!妈妈说,是父母。我知道,她是不懂缘由,随意附和我而已。真正的答案是:父亲!如果爸爸一直是孩子的崇拜偶像,是英雄,那就说明这个教育更成问题!你儿子慢慢会一直都想打败我!而这种好胜的思维出现,一般情况下就是我本人在他面前的展示我最棒的地方或好胜,产生了优秀的“错觉”。当然,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展示强势的一面,会产生两方面的后果:一是上述的情况,让孩子产生了“错觉”,直到打败我们为止。二是让孩子产生无法超越感,从而产生更多的自卑感或逃避,不愿挑战,进一步脱离社会、自闭等等。父母与孩子之间不能有偶像与英雄的称谓,父母的能力只是自身的求生本领,不是孩子的求生本领;适当的示弱,更多点到即止、促进孩子动手能力的引导,都能给予孩子更大的自信心与对社会、世界充满更多的好奇心,那些我们无法看到的人生、自然界等的奥妙会持续地吸引着他,就像费曼博士一样,永远充满对生活的激情。
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父母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