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用兵

【一】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二】感悟

前一章大部分也是在讲用兵的内容,比如说不武、不怒、不予、不争,就是带军打仗尽量不要去用武力解决问题,自己作为将领也不能容易动怒。那如果实在需要用武力来解决问题,要怎么样呢?

这一章的智慧就是以客为主,以退为进。以客为主也就是根据对方的行为来作出反应,一方面我们不是主动去挑起战争的,另一方面对方行动了也就会暴露出相应的弱点,我们避实就虚去攻击对方的薄弱点,这样就容易获胜。以退为进,也就是先防守再进攻,我们退到敌人无法攻击的地方自然就是很安全的,在对方暴露出弱点时再出击,否则就不要盲目行动。

行兵最好的境界也就是人有形而我无形,我无形,对方不知道我们怎么行动,不知道我们在哪里,不知道我们要去进攻哪里,对方也就不知道怎么来进攻和防守。而我们也不用通过诱饵,就能使得对方暴露出来,这样我们以无形来攻有形,胜算就大了很多。但不管怎么样,就一定是不要轻视敌人,轻视敌人也就丢失了赖以长久生存的宝贝。所以就是在心理上要重视每一个对手,战争的代价太大,输一次可能就没命了。

【三】提问

1、以退为进?

老子对待战争的思想,首先是不建议作战。孙子兵法在谋攻篇也是讲要全取天下。作战不管胜负都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在不得已作战的情况下,就要先控制好自身的损失,以客为主,以退为进,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去根据对方的行为来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否则主动的行动还可能造成对方过激的反应。

2、执无兵?

对方不知晓我们的行动计划,也就不知道怎么防守。不过老子在这里说的可能不只是正面的作战,而是作战之前有一些准备,比如谋攻,布局形势,这些对于胜利是极为的重要。

3、谨慎的态度?

老子在这里说出了对待战争的态度,轻敌对自己而言是致命的,只有谨慎的对待战争,才能够较为全面迅速的去应对。

第四遍学习《道德经》之目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