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长分为两部分,一是生理,二是心理。
生理成长包括年龄、身高、体重、外形特征等会随着不同的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心理的发展也有其特有的规律,而我们大人在等待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揠苗助长的心态,而不敢持静待花开的耐心,似乎被极速发展的社会推着往前走,生怕慢了一步自己的孩子就真的输在起跑线上。
殊不知,孩子的成长从来不是一场短跑,而是漫长的长跑,期间需要父母与孩子共同努力。想要10天见成效那就去养花,想要10年见成效那就去种树,而灵魂的培育可能需要100年,与三代才能出一个贵族道理相似。
我们在养育孩子时,太看重老师教看似重要的知识,而忽略了孩子自身的观察、思考、创造力。我们误以为照本宣科,会背会写就是学到了知识。就像我们小时候只用心学语数英,而将音乐、美术、历史、地理等称之为副科,可是长大后我们发现很多不重要的知识却影响我们最深,最大程度地滋养着我们的内心。
有用还是没用,或许真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也没有唯一的标准。而最好的标准是什么?是我们的孩子是否身心都得到了发展,心智是否跟得上生理的发展,是否真正的健康成长。一个内心匮乏的人容易沉溺于向外求关注求肯定,如游戏、吸烟、酗酒、赌博、打架、奇装异服、网购成瘾等,想通过与众不同的行为引人注目或在小团体中赢得青睐,以证明自己其实很不错。
而内心真正充盈的人反而会选择低调处世,只是发自内心地想做好自己认为对的事。因为ta不需要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实力,也不需要通过别人的夸奖来验证自己的能力。
我们的孩子会何去何从?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取决于养育人的态度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