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财富》第21章,究竟是什么在决定你的自我驱动力?
答案就是两个字:刚需。
学英语学不好,因为没有养成习惯,不是刚需,我之前在家里学习过一段时间英语,感觉好一些,但是也没有学好。终其原因就是自我驱动力不够,人没有强烈的渴望,李笑来的意思如果不是刚性的需要,人就会想如果会了很好,不会也不要紧,所以最后只能是不会。现在想想孩子学习不好也是这个问题,学习不是她的刚需,谈恋爱才是,最后一定学不好。
除了学习,人际关系也是如此。有的人跟谁关系都很好,因为他天生就觉得这是刚需,需要与别人建立良好关系,否则自己也会不幸福。
那挣钱也是这样,大多数人并不想挣钱,只是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迫于家庭压力和生存压力才去硬着头皮上班,工作也不认真干,只要有了满足生存的钱就够了。而有些人把挣钱作为自己的使命,挣不到钱就难受,刚需比金刚还刚,于是各种自律各种努力就开始了。
我扪心自问我为什么不想上班?找到工作了还不去?为什么挣钱不是我的刚需?那我的刚需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