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角色意味着拥抱、接纳,给予稳定的情绪,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饥寒交迫”带来的痛苦;父亲的角色意味着秩序、规矩,给予自信和力量,让孩子能够无畏的面对世界。
只做六十分的妈妈
一个友好的妈妈,无需完美,不需要事事追求满分,高分,做一个刚刚好的六十分妈妈,把四十分的成长空间还给孩子,让他们在经历和犯错中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六十分的妈妈是对母亲来说最好的鼓励和安慰吧,至少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特别欣慰。这个社会或者说母亲本人有时候对自己是过于严苛的。我常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一直逼着自己,害怕自己做的不够好,因为自身的不优秀而“养坏”一个孩子。后来看到一句话“弱”妈妈养出“强”孩子,于是我开始意识到父母不是神,是普通人,会有缺点,会有情绪,也会犯错。坦然接受了这一点后,放下了焦虑,更多的是自我觉察、自我反省,也学会了真诚的自我分析和道歉。
我是个急脾气,甚至脾气不算很好,我意识到遇到事儿,viya不急不慌,我先着急上,于是跟viya约定,下回遇到妈妈着急了,语速、表情、态度不对,麻烦你温柔的提醒我:“妈妈,快深呼吸三次。”所以viya小朋友就成为了我的刹车片,时不时会给我来一句:“妈妈,深呼吸!”。现在回想起来,有时候我反而会给自己狡辩,没有认真对待“刹车片”的反馈,又可以跟viya小盆友好好谈一谈,聊聊作为母亲的自我反省了。
对于母亲来说,更多的是温柔、包容的对待孩子,去理解和感受他们的困境和想法,学会看到每一个问题背后的本质,再陪着孩子一同解决问题。“为母则刚”和“慈母多败儿”都没有错,重要的还是对“刚”和“慈”度的把握。
做坚强后盾的爸爸
我们常常忽略了父与母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对父亲这个角色有太多错误的认知,总以为父亲也应该像母亲一样事无巨细、日常陪伴,但这些重要的差异性注定了父亲这个角色的不同。父亲应该是孩子最后的坚强后盾,承担着沟通、支持、鼓励、回应等更多教养类的职责,养育一个孩子,除了抚养还有教养,母亲会天然的去承担抚养者的职责,而教养者的角色往往是父亲来承担的。
阅读“友好爸爸”这一章时,我脑海里一直有两个人,一个是我的父亲,一个是C先森。
我的父亲是典型的“国王型父亲”,因此母亲承受了很多迁怒与责备,我似乎也回忆不起我与父亲的温馨时刻,但是我能理解他。作为一个60后,他身上有养家糊口的重担,他骨子里觉得他要做的是努力赚钱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母亲要做的就是照顾好孩子,让他们成龙成凤。他不善言辞不懂表达爱和关心是因为他从小也没获得过,父亲在我的心里是榜样,但不是寻找亲密爱人的模板,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要找父亲这样的丈夫。
所以,C先森是截然不同的父亲,他有“国王型”的时候,也有“小丑型”的时候,但更多的时候他是一个有教养的成年人。我以前经常埋怨怎么孩子的吃喝拉撒、接送陪伴都是我来,他很多的时候好像就是陪孩子玩儿,陪她打闹耍赖,但他从未缺席过viya成长中的重要时刻,偶尔陪伴少了就会带着愧疚反思。他看见我看育儿书的时候,会一再提醒“如果看到好的观点要及时跟我分享,发现我做的不对的一定要及时提醒我。”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变成一个好父亲,把父亲的角色诠释的更好。他工作上的努力拼搏,深夜工作的样子都是viya的榜样,她经常自豪的跟别人说:“我的爸爸去讲MCS了,他帮助了很多人。”C先森就是viya最坚强和最有力的后盾,引领她看见更大的世界,带她遇见更勇敢和独立的自己。我相信,有一天不管viya是要上天遁地,她都会勇敢的去尝试,因为她知道父亲一直都会在。
妈妈就像空气,当她在身边的时候,孩子感觉不强烈,一旦不在了,孩子马上就会呼吸困难;爸爸就像钻石,平时不在,孩子没什么感觉,一旦出现,就发出耀眼的光芒,吸引孩子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