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重要吗?
如果拿这个问题去问我们的60后长辈们,他们很多人会嗤之以鼻,因为他们觉得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罢了,酒香不怕巷子深,表达能力强只是花架子,真正重要的是有一个高学历。但是当我们真的按照他们的建议去参加工作,却发现,他们眼中最重要的学历的重要性,在很多情况下已经退居其次了,而表达能力相对来说,才是自己能否被领导记住的关键。
为什么表达力这么重要呢?
今天我们要推荐的这本书《表达力》里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
一个人的表达力关系到他在公司内的影响力。
比如当你在公司里需要做述职报告,这时候领导看的不仅仅是你的业绩水平,也包含了你的现场表达能力,如果表达力在线,甚至超出预期,那么会给领导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比如当你需要在公司里跨部门做协调,表达力会决定你的团队权威,如果连表达都做不好,即便你的能力再强,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也会打上一个问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表达能力呢?贺嘉在《表达力》这本书里给我们做了解答。
贺嘉,他是一位高管演讲教练,也曾经辅导过包括柳岩、邹市明在内的多位明星和千余位企业高管,因此,他在提升学员表达力这个领域,有着充足的经验,他更能明白的知道不同角色的人群对表达力的不同需求。
《表达力》这本书,总共分为了十个章节,在前两个章节都是说明表达力的重要性,最后两章节属于介绍相应的工具,最重要的是中间的六个章节,他们分别代表了这本书最重要的表达力五步骤:明确表达的目标、高质量的输入、建立思维体系、有效的输出(演讲和文字表达)、及时搜集反馈。接下来我们分别讲讲这五个步骤。
首先,我们来看看明确表达的目标。
在这一环节,我们要注意的是,只有用对的方式表达,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比如当我们在电梯里遇到了领导,这时候最多只有30秒钟的时间,那么就不能按照办公室汇报的流程去表述,最好是直奔主题。比如当我们第一次和别人接触,一上来就和对方谈人生谈理想,最大的可能性是对方觉得你太虚伪或者莫名其妙。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明确自己的目标呢?书里提供一个建议:拆解问题。
比如当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跑完马拉松,那么就可以将这个目标分解成三小子目标,分别是跑10公里、跑半马、最后准备。
在每个子目标下面,再做相应的目标拆解,比如10公里目标下面可以分解为准备合适的跑鞋、衣服,完成一次性跑一小时不休息。
在跑半马的目标下面,不妨尝试新的线路、确定每周的跑步频次、每个月的跑量设置。这样的设定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而且当别人问你:最近你的目标是啥?你的回答就不再是干瘪瘪的:“我打算半年后跑马拉松”,而是:“我打算这个月完成100公里的跑量,为半年后跑马拉松做准备”。
接着我们来看看,如何做高质量的输入。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不断地输入新的素材,自己才有输出的可能。那么高质量的输入如何做到呢?书中提到了20个路径:比如针对话题类的输入,可以去找微博的热搜、微信指数、经典小说、电视剧电影、微信公众号的爆款文章,这个路径的输入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现今最流行的话题;接着是故事类的输入,这需要我们去找找自己的亲身经历、朋友的故事、多参与线下社群活动、翻翻知乎社区、了解一下二次元社区、观看TED演讲、寻找最新的表情包、研究一下最火的短视频,这个路径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当下有趣的故事资源,最后一个路径是经常被人忽略,同时也有一定输入门槛的,那就是数据类输入,这里面包括了使用爬虫分析、看科研论文、找国家统计年鉴、上市公司财报、数据新闻、行业报告,这一路径的输入可以提供相对专业的数据支持。
第三步是建立思维体系。
前面咱们说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有了米之后就能做好饭了吗?其实不然,因为我们还需要各种灶具、需要正确的做饭方法。
所以,当我们完成了第二步的素材输入后,会发现各种故事、数据、话题都在脑子里打架,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合理的思维体系将所有的元素们,分门别类的安排好。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建立合理的思维体系呢?贺嘉建议,我们不妨锻炼两种能力:深度思考力和细节把控力。
思想的深度包括了洞察规律、理解人性、总结方法论。当我们将这三样完善了之后,就可以更完整的看到事物的全貌,要想提升深度思考力,我们可以先做高质量的输入和主动反思,这样才不致于将头脑当做信息的跑马场,其次,我们可以多看经典小说,因为这些小说的背景虽然不同,但是对于人性的刻画是相同的,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人性,最后,要想总结好方法论,可以从模范开始,根据已经成型的方法论,去做自己的个性化优化,最后沉淀成自己的模板。
当我们有了深度的思考后,还要注意对细节的把控,因为这是落地的重要环节。在这里我们要注意,重视细节不表示要事必躬亲,我们只需要把握好事物的关键节点即可。在这里,作者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应该用更细的颗粒度来思考和分解问题,这里的颗粒度是时间单位,预示着我们要完成某项任务需要花费的最小时间。
其次是引入量化指标体系,这样可以快速知道效果的真实性。最后是操作过程清单化,这样可以减少头脑思考的负担,每完成一项任务就在清单上划掉他,从而保证事物进程的完整性。
第四步是有效的输出(演讲和文字表达)。
这一部分主要分为了演讲和文字表达两个模块。在我们的学习生涯里,写作是经常的会用到的技能,而演讲是很少涉及到的,可演讲又是我们展现自己的重要场合。所以在这一环节里,我们主要讲讲演讲。作者建议要完成一个好的演讲,必须做到三点:愿意听、记得住、能传播。
在演讲的开头,我们应该有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让听众愿意继续听下去,因此即便是我们在不同场合去讲同样的内容,也要分析每场的受众有什么不同,从而找到不同的切入点。
演讲的内容往往包含了大量的数据、故事、金句,但在这里,要想让别人记得住,要就需要合理的安排金句、设置有冲突性的故事,这样听众才会没有理解的负担和记忆的压力,可以在事后第一时间回想起你的演讲内容。
要想将一场演讲传播出去, 最重要的是引发情绪上的共鸣,因此也需要分析出受众的心理诉求,比如对着基层,我们不妨多讲讲故事,这样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而对高层,就要多讲初心了。
最后的第五步是及时搜集反馈。
不论是演讲还是写作,都是一个不断迭代的产品,这预示着我们需要及时收集听众的反馈,才能做到不断的优化升级,那么收集反馈主要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贺嘉提出,我们应该建立属于自己的反馈指标体系,比如针对新媒体的文章,我们应该关注阅读量、完整阅读率、转发率、转化率这些指标。那么我们应该向哪些人收集反馈资料呢?其实目标用户、行业专家、甚至是外行人都可以给我们提供合理的反馈建议。
明确表达的目标、高质量的输入、建立思维体系、有效的输出(演讲和文字表达)、及时搜集反馈,这五个步骤是锻炼表达力的重要环节,当我们掌握了这些步骤之后,就可以开启我们的人生快速通道。因此,如果想要更系统的了解表达力这个话题,推荐你读一读这本书《表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