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上大学课时,亲亲在先,新民在后,儒家文化有非常鲜明的亲疏远近,这一点让我影响深刻。从格物致知到齐家修身平天下,进入“齐家”,我们便开始从处理与自己的关系,转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家人是我们大部分人,从出生以来最先接触到的人,而在古代宗族文化又极其浓厚,因此换更现代的角度看,“齐家”可以转化为一个话题——如何处理亲密关系,如何和你强社交关系的人相处。这并不仅仅包括你的家人。(再一次体现了《大学》工具书的定位)
为何要“齐家”?
这让我想起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和亲密的人吵架,和陌生人聊心里话。
仔细想想,不少当下的年轻人,都和纷纷表示和父母有深刻的代沟,无法交流;但是却可以疯狂地追逐一个明星,视之为最珍贵的人也不为过,即使从来未真正接触过角色以外、屏幕以下的TA。
这一方面,自然是因为互联网的高度发达,让信息传播的媒介越来越方便快捷,大家“齐”的对象大大扩展;但另一方面,我觉得这也存在一种“偷懒”的嫌疑。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畅销书《关键对话》中,对于重要的对话有一个前提:避免进入情绪的争执,有一个核心原则:给予对方安全感。
但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面对父母、另一半,天然都会有一种任性的心态,可以更以自己为中心。
于是,问题就会出现。反过来说,亲密关系的另一方,也容易出于这样的状态,于是当两个人的“任性”不同,冲突就会爆发。
想到这个基础逻辑之后,我们不妨来反思一下,为什么《大学》要谈齐家。我们还是基于它入世工具书的定位,我们必须先从身边的人开始练习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现在疯狂追星却容易厌烦家人的原因,就是我们偷懒地选择性接受自己喜欢的一面(光鲜的明星人设),却不愿意去推己及人处理更复杂的亲密关系。
从格物到格己,再从格己到格物
推己及人,是齐家的核心。
我们之前聊到格物致知,格物是出发点,从格简单的外物,到复杂的格己,已是探索与自己关系的重要升级;下一步,到了齐家,我们又要既格己,又要跳出来,把自己当做“物”来格。
如此,我们变能理解更底层、更普遍的人性。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便是如此的“格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举个例子,情绪是一件非常有趣的媒介。
一方面,人普遍具有情绪,当一个人处于情绪状态时,很多道理都有偏差,甚至颠倒。另一方面,情绪又很有感染力,是赋予人与众不同的奇妙体验。
对应的,齐家既要避免意气用事,有得具有同理心。我想起一个朋友说,有一次她和母亲吵得很凶,她怒气冲天,母亲也是;但她不知为何突然之间冒出了拥抱母亲的想法,随后母亲愣了,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所以,你是被情绪掌控,还是掌控情绪,本身就是不同选择;然后你是否可以把你的选择再推己及人,就是“齐家”了。
当然,齐家还可以在处理亲密关系的时候,有更广泛的应用。
从家人到公司,我们为什么需要更多规矩?
现代社会的重要发明就是“公司”这样的组织。如果过去的深闺小姐一年都在家中,我们现在的X漂可能一年都见不到几次父母。
最频繁的关系,实际上变成公司中的各位。如何让公司更好地运转?自然不是考虑家庭关系中追求的其乐融融,而是高效。
这就很有意思了,齐家在新时代有了新背景、新应用。齐家会讲究教化,这个就有点类似企业的价值观和各种规章制度。
不过,我觉得齐家没有很好地解释与结果相关的内容,更多地在强调标准,这大概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当然可能是我不求甚解的错误解读,下一课可以继续讨论。
但是,齐家还是给了我们很高的一个视角:影响他人,是一个需要“格”的事情;而想要格好,先从身边的人出发,从自己到他人,推己及人;这么想来,齐家后面的治国、平天下,再下一步就是从小范围的人到更大范围的人了吧。
哈哈,谁说中国古代“不科学”,这个思维还是相当严密的,颇有点MVP的思路。扯远了,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大概就是体味到更通用的法则时的状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