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苏秦于战国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吸粉无数时,那厢里的掌声,又将天下诸侯百姓的目光吸引了过去。毕竟,这个舞台太大了,不可能只有一个主角独领风骚。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历史的天空在那一刻,群星璀璨。这是中国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一个时期,也是学术发展的黄金时代。“百家思想”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并且在两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被继承、充实、改造、吸收、转换,深深的植根于中国人的伦理观、道德观、价值观。即便你从未翻阅过诸子百家的典籍著作,甚至都不知道他们有哪些名言轶事,但这并不妨碍思想文化的传承接续,它早已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之中,随繁衍生息流淌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下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行为。诸子百家为中国人镌刻了一副精妙绝伦的思想地图,按图索骥,你总能找到破局解困的路径和方向。
所谓诸子百家。据《汉书•艺文志》所载,能数得出名号的大约为189家;而按照《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记载,“诸子百家”其实多达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其中只有12家开宗立派: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纵横家、兵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医家。《战国策》则更多的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纵横家创派于鬼谷子,这是一个大神般的存在。他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是春秋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他的学术头衔有:兵家至圣、纵横始祖、命理卜卦祖师爷、谋圣、名家师祖、道教王禅老祖。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无所不精、无所不成!!!
鬼谷子之所以能冠绝天下,不仅仅是其本身的学识高深莫测、博大精深。还在于他培养出的学生,个个怀有经天纬地之才,在春秋战国乱世之中纵横捭阖,搅动天下风云。挑几个名头响亮的,让大家惊叹一下,其实个个名头都很响亮:孙膑、庞涓,为大家献上《围魏救赵》;苏秦、张仪,为大家带来《合纵连横》;毛遂,请准备《毛遂自荐》;司马错,攻占巴蜀,为秦国获得天府之国;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另有说法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也曾师从鬼谷子);名将乐毅、尉缭;出将入相的甘茂、范雎;带领三千童男童女,替秦始皇东渡寻找长生不老之术的徐福……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些熟悉的名字后,会有一个感觉,就是鬼谷子的学生毕业后,好多都是争锋相对、甚至性命相搏,最典型的就是孙膑和庞涓。这不正好又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鬼谷子的冠绝天下吗?鬼谷门生五百,个个出类拔萃。天下说大不大,这些学生先后离开师傅后,总要一展抱负,尽显才华。而单个诸侯国是无法承载这么多能人异士的,自然流散在列国之间,各为其主也就在所难免。随着学生们的谋动列国、出将入相,鬼谷之术大放异彩,因而也就有了一种说法——鬼谷子才是搅动战国风云的布局者。
当然,鬼谷子也不是无师自通。他的老师也很厉害,就是大名鼎鼎的关尹子(尹喜)。尹喜还是周朝的函谷关令守时,偶见紫气东来,随后就见到了骑青牛而来的老子。尹喜抓住这个机会,邀请老子在秦岭终南山的楼观台盘桓数日,请教学识。而老子这一留,著言五千,也给后世留下了一部影响至深的《道德经》。老子随后继续西行,不知所踪。尹喜虔心研读《道德经》,终于解其奥妙,释其玄理,又自著九简,名曰《关尹子》。遂挂印辞官,归隐山林,并收了两个徒弟,鬼谷子、寒泉子。
两千年前那些事,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被激荡的模糊不清,甚至失去了本来的棱角。至今天,也就产生了诸多的异议和困惑。关于老子与尹喜的关系,有人说是师徒、有人说是知己,也有人说亦师亦友;关于鬼谷子师从之说,有人说是老子、有人说是尹喜,也有人说都不是;关于鬼谷子的学生,对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没有争议,其他弟子则多有存疑。于学术之严谨、史实之确凿,存疑是必须的。然而正因为那是一个信史与半信史相交、史实与传说并存的时代,才给予我们今天无尽的想象与拓展空间。
姑且按照本篇之述,关尹子教出了鬼谷子、寒泉子(另有细说),鬼谷子教出了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很多人为此唏嘘不已,我为什么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遇上这么牛的老师,不然也能名满天下。诚然,老师很重要,自己的努力一样不容忽视。就算遇上个名师,自己不学,也无济于事。有人可能会说,鬼谷子也罢、鬼谷子的学生们也好,都是天生聪颖、智力超群之人,这叫有慧根,一般的凡夫俗子是出不了这么大的成就的。可是仔细看看鬼谷子以及他的学生们,哪一个不是出身卑微!师从鬼谷子之前,苏秦原是洛邑一个穷小子;张仪在魏国籍籍无名;孙膑虽为孙武(著《孙子兵法》)之后,但先祖之名并未给他带来多少显赫与荣耀;庞涓更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
如果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把人分为四类,你会是哪一种?一、没人指点、自己不学;二、有人指点、自己不学;三、没人指点、自己去学;四、有人指点、自己去学。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人,占很大比重的是没人指点,自己去学。但没有一个人会说自己是前两种,因为前两种里面有一个“自己不学”的状态,承认这个,无疑承认自己是个不求上进、不思进取、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这个问题的答案说出来,只是在应付别人,而真实的状态只有自己心知肚明。
很多人迷恋名师,名师确实可以让我们的进步和成长事半功倍。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的好老师传道受业解惑,更多的是从思维、意识、方法、技巧方面入手。就像苏秦,在完成学业后,去秦国找工作,却被秦王拒绝录用。落破潦倒之时,他回到家中,翻出了鬼谷学校发的课本《阴符经》以及鬼谷老师的讲授笔记《本经阴符七术》,潜心研习,终得合纵大道。同样,在学校期间,鬼谷老师也没有明确的提出合纵连横,都是靠张仪、苏秦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揣摩思索而来。由此,要摈弃学习的浮躁心态——不直接给出答案、措施的老师就不是好老师。
不选“有人指点、自己去学”的人,是觉得没有那么一个人,自发自动的站在你的面前,疾呼“让我来教你吧”。孔子有云:“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现实的职场中,不要轻视你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他们在某个方面、某个领域、某个环节、某个具体问题上,一定有着你所不知不会的知识与技能。请教咨询一下、悄悄观察一下、模仿实践一下,这都是对你的补充和完善,甚至是提高。别人指点是外因、自己去学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生作用。
如果说鬼谷子是个好老师,倒不如说鬼谷子遇上了一群好学生。而你能不能成为一个职场中的“好学生”,就看你的内因有多强大。唯有端正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并且执着且全力以赴的付诸行动,你才会发现身边原来不缺“鬼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