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自由书写,写到第四天,我就心生倦怠,觉得话题深刻,逃避回忆童年,没想放弃,却惴惴不前,很怕一直的活动都是这样苦痛的治疗,虽有效,却难熬。
于是,第五天的书写撂下了。小影说,接纳自己,改变不可能是完美。我听到她的话, 没有找理由铺垫的感觉,反而做了一个决定,要今天补齐书写。
一个心路历程,也帮我看到孩子遇到同样的问题的想法。放弃,或者产生了放弃的念头,都很容易。然而,实时的鼓励,恰当的鼓励,才能使能量迸发。
我出生在父母单位的居民楼里,从小生活在煤矿区环绕的镇子里,镇子周围还有延绵的村庄,有的村庄临着黄河,有的村庄挨着高山。
镇子是附近很多人们采买的中心,所以它常年贸易往来热闹非凡。
父母的国有煤矿单位大多数是外地招工来的人,以山东人东北人居多,也有一部分河北人河南人。
当然,更多的是本地人。我的父母都是本地人。
我父母单位的居民楼里就住着山南海北的人,但是,本地人大多在附近农村的家里住,居民楼里本地人是不多的,明显地大家更热络外地人之间的走动。
我从小就喜欢去各家各户串门混吃,东北人山东人的那种热辣辣的豪气,相较于本地人那种言语寡淡。让我在内心做了一个决定,觉得我自己就要成为那样热络的一员。
这个决定,带给我的是婚姻里我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寻个东北人山东人,结果寻到一个内蒙夫君。
然而,你的身份是本地人。你想融入的那个圈子并不会因为你的想法真正的接纳,他们并不认为你是他们真正的一员。
对于我是本地人这个说法,我也很少主动承认。
在心里,我一直觉得我是“特别”的。
我喜欢这个镇子,从我出生起,就感觉到它不同的气息。它热闹,商家店铺顺着街道开满,人流不息,各种好吃的好玩的玲琅满目。走在街道上,听买卖交谈,听同事打招呼,听老乡唠嗑,四方八语说得好玩。
我对热闹的好感是骨子里的,于是我长大后来到更大的都市,都会有一种欣喜感。
我的父母是本地人,奶奶家姥姥家都在附近的农村住,父母也每周都会带我和姐姐回去度周末。当然,也做农活。寒暑假,我经常被寄养在那儿。
我的童年里,大多数的寒暑假记忆,都是农村记忆。
奶奶很偏爱我,姥姥很偏爱姐姐。
我只喜欢去奶奶家,不仅因为大人的偏爱。更因为,奶奶家住的村庄,紧邻黄河,树林成荫,小村落里家家饲养牛羊猪鸡,种农作物,到了清晨,赶着牲口去黄河滩溜对于我来说是一大风景。
还有,我的奶奶是河南人。行事作风都和本地人大不同,反而和我居民楼里的婶婶姨姨颇似。
在农村,我几乎不和村子里的孩子们玩,即使是亲戚的同龄孩子。我心里觉得,我们就是不同的人。我乐于农村的景,却疏于农村的人。
我对于单位居民楼里小伙伴圈子的热爱,让我成为小伙伴的红人,很多楼里的小伙伴甚至不知道我是我家里的老二,都一直以为我是独生子。
这在我的“特别”世界里似乎又强盖了一个戳。
我的心里,认为我是“特别”的。
这个“特别”让我在现在,也常常会做一些与众不同的决定。对于我的好处是,我经常保持自己清晰的判断和思考,即使很多人认为怎样怎样,那些常规的人们的想法,对于我而言也是没有困扰的。我的独立性的到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这个“特别”的身份,“特别”的感受会让我在归属感有些模糊。所以,我经常会生出孤独感,写写忧伤的文字,感念忧伤的事情,都是来无影去无踪的莫名孤独。
在这份环境和自我决定造成的“特别”里,我也会有更好更不一样对自己的要求,在生活里会更加苛责自己。那么,认知自己,就会放轻松,接纳自己。无论“特别”还是“不那么特别”,都坦然。
其实,我就是我。
我喜欢我现在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