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用一个月零十五天的时间读完《明朝那些事》,突然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不忍翻开。时间带走了一轮又一轮的光亮与黑暗,时代有其特殊的思想让历史变得隐晦难懂。翻开那厚重被尘封的文字,你才会发现在艰涩难懂的语言之下,将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呈现在时代的印记里。强权压迫下的芸芸众生,在精神胜利法的鼓励之下,勉强为了活着而活着,一切的利益都会毫不含糊地流向权力集中的地方。资本和强权会巧妙地计算出给芸芸众生勉强度日的生活资本。
朱高煦对谦说:“《永乐大典》经史子集,翻开所有史书,里面讲的是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其内容。”
于谦回答道:“包罗万象。”
汉王朱高煦却说:“三皇五帝到如今,史书浩如烟海,说的无非四个字:‘争当皇帝’。”
看到这里我沉默了,停更了前段时间一直坚持的《简书》的写作,看到现实世界的虚伪与人性的险恶。最近国央企不停地飙上热搜,曾经炙手可热的铁饭碗一夜之间变得人心惶惶,各种各样的国央企离奇故事不断刷新着时代的大屏幕。
某公司领导为犒劳员工,请员工集体去足浴,随后以所谓违规为由将员工清退。
安排各种打卡,搞营销的每个月要拜访几位地方政府大员,还要拍照打卡,并将照片发到公司的各种群里晒一晒。同事们根据大员的职位,有领导和同事竖起大拇指大赞。
突然间,一位名不经传的同事成为你的顶头上司,比如我们单位有一位后勤服务人员突然成为公司的副总工程师,这位同事可能连工程师的职称都没有。这种纯粹为了拿点待遇的升迁,变成公司近期的时髦,不外乎背后有人。
为单位披荆斩棘者,有的明智地离开,有的为了养家低头忍受,有的被打入冷宫,美其名曰为公司输送新鲜血液,为公司发展,然而公司却如同暮年的老人,一天不如一天,亏损的项目也一天比一天多。
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频发,国企的技术基本靠外包。连最基本的图纸都没有能够看懂的技术人员,但他们却一个个牛气冲天,因为他们爸或舅都是核心人物。
胡说八道成为企业的核心发展指标,为了领导的业绩,为了领导年中的经营绩效兑现。说直白了就是拿钱,没有不能造的假,所谓几百亿的项目营销指标,抖一抖里面的水分可以淹死蝌蚪。雕刻几个萝卜章,就能造几十亿的大项目指标,这就是企业发展的核心。
当年明月这样点评明末的官员:“明末的官员比较有特点,最大的特点就是推卸责任,能不承担的绝不承担,能承担的也坚决不承担。”
这个时代的聪明的当权派,发明了一种叫作流程的东西,就像聪明人发明的排队转圈圈。一个工作决策被设计成一种非常艺术的太极拳,用平均主义和罚不责众的中庸思想,巧妙的将自己的责任化解,将自己的不作为设计成为一种艺术。
通过这种巧妙的设计将自己的责任化解,婊子已经在悄无声息之中做了,总的为自己立一个牌坊吗?不然让人知道做过婊子这事,将怎么为员工立威呢!
打卡—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名词再一次为中华文化绽放放彩,为新华词典添砖加瓦。高能的领导满世界的拜访、访问,微信群、QQ群、E信群等等。里面发几张高度清晰的照片,和某某领导的合影、谈话,高档的会议室、会客间。总之是能体现领导日机万里,为国为企业为员工的照片,就是不见项目落地。后面一群小弟点上六大赞。
曾曾几何时,觉得实事求是的工作生活,是一种信仰。可是事实会毫不含糊的啪啪的打你的脸。那些技术大佬,工作大拿慢慢地淡出了公司人才圈。反之那些不学无术,整天溜须拍马者成了时代的先锋。情商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新名词。“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帝国破,谋臣亡。”历史是惊人的相似。
业绩造假、统计造假、利润造假。唯有领导的薪酬和绩效不造假。公司的营业额、利润年年都超额完成,这里面有一个恒古不变的思想,那就是帝王思想,不论民间如何的民不聊生。老大就是老大,老大的薪金、绩效、奖金一份都不能少。动辄百万千万,所谓的工资单只是给世人立的一个牌坊。
摆拍已经成为一种炫耀业绩、见证工作的时髦。上到当权大佬、中到国央企首席、小到到层。吹牛逼、浮夸风横行。胡说八道成为管理风景线,实事求是已成为一种罪过。能者遮蔽于世,逃于市。强者避于国,诚实者不在尽责,投机者大肆敛财,小丑在演戏。
盛世之下,也许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也许是一种悲哀!生如草芥的你我无从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