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5日 星期二 晴
记:今天在学习巜甘肃教师学苑》时读到一篇文章《执迷人难劝,今日临危可自省——秦简夫<东堂老劝破家子弟>》”,读后有一些想法,以此文来记录我这思想的小火花。
元杂剧《东堂老劝破家子弟》中有一位父亲赵国器,在弥留之际把顽劣的儿子扬州奴托付给至交李茂卿,请他教导护佑。
纨绔子弟扬州奴无识人之明,整天与狐朋狗友胡作非为,目无尊长,不听良言,懒惰成性。平生最大的怵头就是父亲的一个不苟言笑的好友——东邻李茂卿,人称东堂老。知子莫若父,赵国器心知自己死后,扬州奴定会挥霍家产,惹人笑谈。因此死前逼子签下文书,托孤于东堂老。
东堂老对扬州奴的管教自有一套方法。先是冷眼旁观,不曾插手。扬州奴自父亲去后,典卖家中物业,挥霍干净。又忍不住佞友撺掇,想要变卖唯一的家产祖宅。但此事必须得获得东堂老的认可。扬州奴带着损友扭扭捏捏的上门扯谎,谎称要做买卖没有本钱,将房子卖了好充当本钱。东堂老也不戳破他谎言,只自己拿现钱将他家祖宅买下。再好言相劝,分析利害。在明月楼当面戳穿无赖柳隆卿和胡子传的腌臜心肠,无奈扬州奴油盐不进,东堂老只得随他去了。等柳隆卿、胡子传剥光扬州奴家财,从此也不再兄弟相称了。扬州奴带着妻子寄身破窑,连米粥也难以为继。含羞忍臊来东堂老家寻顿饱饭,讨了一贯钱安安生生的去做生意了。先卖炭,再卖菜,这才双脚落地,识得了人间的柴米油盐贵。东堂老细细地盘问他每日营生,知道扬州奴终于迷途知返,步入正途。则在寿辰当日设宴邀请街坊邻居并扬州奴夫妻。宴会中以众街坊为证,公开了赵国器生前托孤与他定下的契约。原来是:今有扬州东关里牌楼巷住人赵国器,因为病重不起,有男扬州奴不肖,暗寄课银五百锭在老友李茂卿处,与男扬州奴困穷日使用。每逢扬州奴变卖祖产物业,东堂老都暗地托人转买而来,好生替他经营着。今看扬州奴改邪归正,便将这物产完璧归赵。
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东堂老劝扬州奴不仅是口头之教,更在旁人看不到的地方花费了无数心血,只为完成好友生前的嘱托。忠肝义胆之人,千金一诺之信,浪子回头之心,一出《东堂老劝破家子弟》足矣!
思考:这一出《东堂老劝破家子弟》,可以窥见多少的人生哲理和育人之道。
先说这扬州奴,自小生在盈实之家,不食人间烟火, 不知柴米油盐贵,只知安逸享乐。想那银子得来是极为容易的一件事儿,花钱如流水。别人的好言相劝也只当耳旁风。当他的人生路一步步从富有走到穷困,然后历尽人世间的各种假恶丑,才亲身体验到人生的另一面,知道争取、珍惜身边的真善美。人生的成长,心智的成熟,也许有两种途径,一是从书本别人身上得到的间接经验,一是自己亲身经历获得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获得容易,但要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财富却难。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这个过程也许要经历很多的磨难,走很多的弯路,有人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但回头已是百年身。
再说这扬州奴的父亲赵国器的教子之道。文中虽没有明确地说他是如何教育扬州奴的,但在临终前将顽劣子托付给至交的结果,可以看到他的教育是失败的。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扬州奴生来也许是可以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但在他父亲那样的家庭教育下,却长成了一棵歪脖子树。一个孩子的成长会受到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影响。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大染缸,从有问题的家庭中走出来的孩子并不一定都有问题,但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所以有人说“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孩子将来的成才关键还要靠家庭,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