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选择做那个盲目又热情的傻瓜 0902

说到色彩,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描绘万事万物的方式------绘画。的确,绘画就是表现外部世界的。但是,同时,绘画作品也表现着创作者自己的主观心理感受。

梵高早期的作品,大多晦暗,描述一些底层人民的生活,一定意义上也反映出他当时心理的苦闷。而后期,梵高创作后现代派的绘画风格时,开始大胆彩用纯色进行绘画,即不需调颜料,直接利用颜料的本色绘画,所以,梵高后期的作品明显地带给人热情奔放的视觉体验。

我这里要说的是,并不是梵高先生当时的境遇有了什么改观,而是他心理上主观描绘他渴望的世界,正如传记作者欧文-斯通为梵高所著的《渴望生活》那样,梵高描绘的是一个理想中的世界,尽管现实如此不如意,他依然“渴望”生活。

正是如此,尽管梵高走过的是不幸痛苦的一生,却又让他成为不朽传奇。绘画作品为他正名。

所以,色彩并不局限于视觉感受。他也是心灵的投影。昨天看了北大才女刘媛媛的相关演讲视频。更让我形成了一个认识:选择做那个盲目又热情的傻瓜,去描绘自己生命的色彩!


参考书目:《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实用篇》 [日] 原田玲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梵高27岁开始自学绘画,在此之前,他从未正式拿过画笔,更别说受过任何科班训练;然而,他从学艺,摸索找到自己的风格,...
    农夫苹果园阅读 6,988评论 2 29
  • 中午下班,刚敲门,便迅速的打开了。 我大喊着,妈妈,你也不看看,万一是骗子小偷之类的呢。 妈妈却很笃定的说,错不了...
    张玉晶阅读 3,405评论 8 16
  • 明天就要开学了,终于要开学了。 现在是十一点二十分,窗外挖土机的声音还很清晰,两个舍友在身后预习着明天上课的内容。...
    一朵喵叽阅读 1,337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