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没有读书,非我偷懒,家里来了一位近七十岁的阿姨,毕竟有些年岁,做为晚辈尽心尽力地照顾责无旁贷。起初两天我还是抽空每天读几页书的,后来放弃了,因为我发现这位张阿姨身上的闪光点,像无尽的宝库,吸引我每天对她形影不离,她让我深思,让我学习。
一、勤俭但不吝啬
阿姨出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勤俭节约是她们那代人共有的优秀品质。现在阿姨家境富裕,奢侈品唾手可得,可她一如既往保持朴实朴素的作风,吃穿用度有良好的品质感,追求实用性和性价比,并不看重品牌,也没有一味图便宜将就凑合,她说过度节俭也是浪费,能力内合适才是最好的。
二、乐观独立
阿姨女儿移民美国,她为了照顾外甥一同前往。虽有天伦之乐。阿姨却没有失去自我,保持独立的性格。六十八岁的她,不懂一句英语,完全靠着手势动作和纸笔,单枪匹马一人玩转美利坚,黄石公园,五大连湖,新西兰……手机相册里,满满都是她在各处的照片、与路人的合影。那种从心而发的快乐,似乎能溢出相片之外,感染每个人的内心。
三、学无止境爱好广泛
今年阿姨回到成都,回国后的她仍没有闲着。四处旅游,上老年大学,钢琴歌唱、英语国画,每日课程满满当当。为了高质量完成国画作业,经常凌晨两点还在挥毫泼墨,不知疲倦地练习。
四、保有童心勇于尝试
按常理,见惯大场面的科学文明,对于乡野之处或多或少有些不适应。带阿姨见识中原农村,自制大棚的简陋,丰收的西红柿,她拍手赞叹,“太美了,太好了,这才是生活”,甚至亲自下地学习种葡萄的技术,看得出她的赞叹出自内心诚心诚意,反而我感觉超级意外,我以为阿姨会评论原始生产力的。
我曾经无数次设想过老年后的生活,还为自己定下四老目标——老来健老来乐老来友老来本。阿姨用她本人在现实中给我做出生动的诠释!阿姨是吸引人的,她蓬勃,朝气,美好,富有生命的张力,她的生活状态引出我深深思考。
我40岁而已,心理似日暮西沉一般,相貌中早已流露出疲惫愁苦之态,难道我就打算这样悲愁下去继续后半生吗?显然不行,我也不甘于就此沉沦。所以,读书健身一个都不能少,然后呢,竭尽全力去发掘一个从心底热爱的爱好来,学习她终身不弃。现在我只能想到这么多了,暂时打住吧,我要去好好休息了,真心希望阿姨永远快乐下去,健健康康地去做更多她喜爱乐于追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