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笔试题、面试和工作中,都会听到「定位」,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定位、用户定位、自我定位。我都会纳闷,你们讲的定位都是啥,能不能再具体点,有什么意义,对方基本语塞。
以前做培训就讲过,「定位」重要的是不在于你自己认为自己是什么,什么是对的?而是你的客户、金主、相关利益人认不认可你的观点,能否和其他人形成差异,造就唯一。比如海飞丝是去头屑,飘柔是来柔顺,两者不会混淆且被大众消费者认可。
不过,上面是从主观认知出发,而某个产品落败或决策失误一般都绕不开「定位」讨论。可单纯解释主观认知有点说不过去,还需要考虑客观现实,比如你怎么想到去头屑、柔顺是大众认可的。
按照我现在接触的「定位」失败,基于客观范畴,分三个层级:
原定踏步:自 high 类最多,口头常说「利益负责人不关注的不做、我们是为他们服务」,但不了解、说不清、无法客观有说服力表明利益人需求与痛点。造成利益人对你的认知很模糊。
见一步走一步:解决某个痛点、某类用户需求,用户定位、产品定位、渠道定位属于这一类,而自我定位不一定直接与利益负责人吻合,但会进行关联,达成共赢。这类定位要求常跟单个利益负责人沟通,必须明确他们需求。前期需要较大投入,逐步形成良好的认知,但会形成天花板。利益负责人一换或者来个强硬的竞争对手,基本歇菜。
做一步想三步: 解决某个或多方痛点、涵盖整个行业产业链,通常这样做的人会思考:
行业巨头为什么收购我的公司,而不是别家同类?
我能连接多少个行业?做得有多大?
能服务多少不同利益方,解决他们的需求?
他们的定位,尽可能在「空间」上涵盖最大,而时间上的投入极长。但正由于过于超前,一般人难以理解,搞不好会自己坑自己,很难把握准。即使把握准,并非人人都能理解到位与执行,典型的如 06 年陈天桥将盛大定位「文化迪士尼」和盛大盒子,结果是现在的 BAT 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