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汉字形体与书法美
第一节 远古刻画符号与汉字的产生
中国古代传说,文字的发明,来源于仓颉造字。《淮南子本经训》写道:“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这是古人对文字产生的美好幻想。
而文字的产生过程,就要从最初的刻画符号说起。五六千年前,记事刻画符号就诞生了,根据样式,分为:
甲类,抽象刻画符号;一般是陶器上的符号,目前被证实基本与现存文字系统无关。
乙类,异形原始文字,与现存文字是两个毫无关联的系统,是走入误区的消逝的文字。
丙类,形象性陶器刻画符号,曾被称为我国最早象形文字。仅见于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如下图。
第二节 汉字形体的构成方式
根据汉代以来的汉字构形方式解释,结合今人的归纳总结,新“三书”即表意、形声、记音,解释了汉字构形方式及其发展变化的想象。
第三节 书法美的字形基础
象形字形体的基本要素:
摹示物象的仿形线条和仿形线条的书写方法(笔法)
第四节 书体演进与书法的发展
书法演进的前期,书写性简化对书写规则和字形产生破坏,甲骨文的契刻方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下图:
后期逐渐进行标准正体和草体的美化和规范,进而演化出大篆、小篆等等。
下一期:商代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