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钱币藏品中,有一款是我情有独钟、爱不释手的。那就是民国“龙凤币”,说起来,我和这枚钱币还有一段渊缘…… 一次,我到离家不远的一个收藏市场闲逛,恰巧碰到一位小伙儿拿着一枚钱币向摊主询价,摊主接过钱币看了一眼,又上下打量了一番小伙儿,很干脆地说十块钱,小伙儿对这个价钱略显失望,要求加价,摊主一边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枚钱币,一边镇定自若地说:“十块钱已然不少了,这样吧,看你诚心想卖,再给你加5块,怎么样?”在大约10年前或者更早一些时候,眼前的这一幕不知道要在全国各地的收藏市场中上演多少次,与普通商家不同,在这里练摊的人主要目的不是卖东西而是收东西,特别是像书画瓷器一类的古董,他们会使尽浑身解数以很低的价格买进,然后拿到北京天津等大型收藏市场寻找真正的玩家,赚取差价,其利润甚至超过原价的万倍,这个过程俗称“捡漏”,在我眼前,这位小伙子拿着的这枚钱币是一枚民国“龙风”银币,在市面上并不多见,价值要远高于摊主开出价格,我心里不免为这位小伙儿捏了一把汗,摊主的脸上已经有一丝兴奋和激动,尽管他极力的去掩盖,但还是被我这个局外人看个清清楚楚,摊主在等着小伙儿做最后的决定,按照一般的惯例,买卖双方可能还要进行一番讨价还价,最终的成交价一般在二十元上下,但出乎意料的是小伙儿并没有继续谈下去,而是从摊主手中拿过钱币,转手塞给了我,说了一句“送给你吧!”说完转身就走,很快就消失在人群之中,我接过这枚钱币的时候还在想着这个故事的结局,万万没想到“主人公”会把这枚珍贵的“龙凤币”白白送给素不相识的我,俗话说“无功不受入”,面对这小伙儿的馈赠,我连句客气话都没来及说,甚至都不知道小伙子姓字名谁!出于对这枚钱币的喜爱,我还是厚着脸皮收了下来。时至今日,我感觉还是对不住那位小伙儿,至少要交个朋友啊!惭愧啊惭愧! 自从我得到这枚“龙凤币”的那天起,我就把它珍藏在我最重要的集币册里,并时常拿出来观赏,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这枚钱币背后蕴藏着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可以说这枚钱币就像是一扇窗口,透过这扇窗,我仿佛看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围绕着此款钱币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民国十二年(1923年),北洋政府发行了一款“壹圆”面额的银制硬币。试图取代流通范围颇广的“袁大头”系列银币。在当时,社会舆论普遍认为袁世凯背叛民国,妄冀帝制,卖国求荣,不得人心,加之袁世凯去世多年,政权更迭频繁,势力不复。肖像等一切与袁有关的事物都成为了众矢之的。“袁大头”(印有袁世凯半身像的硬币)首当其冲,不可避免的成为了讨伐对象。所以北洋政府下令天津造币厂试铸了此款银币。但新币钱面图案是北洋政府袁世凯时期的国徽图稿,难免带有封建帝王色彩,倍受社会舆论压力,不久后便停止发行。 新款壹圆银币重约27克,直径39.5毫米、厚2.5毫米。钱面图案为“十二章国徽图”,上环楷书“中华民国十二年造”字样。钱背中心为楷书“壹圆”字样,左右为嘉禾麦穗纹饰。所谓“十二章”是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吏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雉鸡)、藻、火、粉米、黼([f ǔ], 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黻([f ú], 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青半黑的花纹)、宗彝([y í], 古代宗庙常用祭器的总称)。“十二章”象征着高贵吉祥且寓意深远。而银币上的“十二章国徽图”是由鲁迅先生于民国元年(1912年)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职时奉命同许寿裳、钱稻孙二位同事共同设计完成。在这场“去袁”大潮中,“十二章国徽图”出现在新币上成为了顺理成章的选择。“十二章国徽图”中十分突出也是能被大众容易辩出的就是钱面上的“右龙左凤”,其实钱面左边的不是“凤凰”,而是“华虫”,又名雉鸡,一种外表与凤凰十分联像的野禽。民间误将其当作凤凰,久而久之,这种钱面印有“十二章国徽图”的银币就被形象的称呼为“龙凤币”。1923年,北洋政府发行的龙凤币仅“壹圆”一种面值,且数量很少。在当今的钱币收藏市场中难得一见,所以“壹圆”龙凤币弥足珍贵。此款银币又以“壹圆”字样的书写大小分为两种版本,大写版的“壹圆”龙凤币少之甚少,是民国银币收藏中的珍品之一。另外,张宗昌、张作霖等人也先后铸造了一批带有“十二章国徽图”的金币和纪念币,但是这些并不是政府授权发行的合法流通货币,仅是军阀混战后个人歌功颂德、自我陶醉的产物,基本上没有进入流通领域,缺失了作为货币的最基本功用。严格意义上讲不能归为“龙凤币”系列。 民国十五年即1926年。北洋政府直隶督军兼省长褚玉璞借用“十二章国徽图”再令天津造币厂铸造了龙凤币系列的“贰角”“壹角”两款辅币,辅币上的发行年代由钱面改在钱被书写,此外钱被上增添了主辅币的进制关系,嘉禾麦穗纹饰也做了微调,但两款辅币的制版样式基本上沿袭了“壹圆”主币的风格,属同系流通货币。两款辅币曾广泛流通于京津及河北的部分地区。 我手中的这枚就是这个时期发行的壹角面值的“龙凤币”, 现今存世量较多,其价格要远低于壹圆“龙凤币”,但其做工精美,质地优良,仍不失为钱币收藏中的佳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历史研究价值。再加上我与此钱币的这段缘分,它在我心中是没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我会好好珍惜这份缘,看到它,我就会联想到那位帅小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