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依然在咸宁,四世同堂,热热闹闹,忙忙乱乱地度过了。去年的春节,是历年来唯一一次陪着我的父母在武汉度过。因为隔了一年未在咸宁过年,有很多陌生的熟悉感和一丝的欣喜。
今年过年没有很开心也没有很难过的时刻。也没有了过往回老家每每都会上演的夫妻闹剧——和张先生的斤斤计较与鸡飞狗跳,他能帮忙照顾孩子我很开心,他外出接送亲人或是打牌晚归我亦能淡然处之,自顾自好好照顾两个宝贝的吃喝拉撒。
家是道场,自我修行的道场。看来过去一年对内心的修炼(听过的课、读过的书、经历过的坎坷)是有效的,只专注于自我,只关注三件事:我的健康、我内心的平静和我的钱。至于他人的态度,他人的评价,那不是我所能掌控的,与我何干。重复为老公打牌生气太久太伤,除了损害自己的健康,毫无益处,他不成长,他不努力,他没有成长焦虑,与我何干。婚姻说到底还是和自己过,再糟糕的婚姻状态,也无法禁锢我们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无法阻止女性去获得事业的成功。对另一半不要有期待,他的付出他的爱,都是生活额外的馈赠。
春节前一天,规划了种种,假期结束后发现都是泡沫。带的书翻了几页,带的作业写了几页,短短10天假期,要见完一年未见的接近上百的朋友和亲戚,不是在走亲访友,就是在走亲访友的路上,再排除在娘家的时间,自己和孩子的独处时间只有晚上短短一两小时,其实并非独处,家里四世同堂,没有一点独处空间。谨记:带娃回老家过春节或是外出旅游,可千万别再带作业,别高估了自己,也别高估了孩子。
这个春节告诉我的道理:你改变不了任何人,无论是老公,还是公婆,更改变不了婆婆的公婆,根深蒂固了几十年的成见和观念岂是一朝一夕三言两语可以撼动的。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对他们热情周到与和颜悦色。
当然,这个春节在这个方面也有不妥的地方,一是不该在老公爷爷奶奶在场时对老公吼了一句,虽事后又补救,但还是对老人不尊重;二是老人在回老家那天贪睡未早起,及时最后起来送了老人还是不够周到。三是对儿子发火了一次,大吼大叫且动手狠狠打了儿子两下,批评和打完儿子又教育了女儿一通,慢慢回归理智后又后悔不已,自己最深爱的孩子怎么舍得动手去打,于是“灾后重建”,跟儿子道歉,做孩子的总是能轻而易举地原谅自己的父母,可久久我都无法原谅自己的“暴行”,面对自己最爱的人在失去理智时也能下得了手,明明深呼吸冷静几秒就能更平静和理性对待孩子的错误行径,还是做了错的选择。假设让我们生气的是我们的领导或者同事,我们会上手吗?答案是绝对不会。我们潜意识里面知道对于外人发火动手成本太高,外人不会惯着我们,于是在家意外拼命克制自己的坏情绪,回家后被偏爱就放飞自我有恃无恐。我们总是用最随便的态度对待最亲近的人,用最礼貌的方式对待与我们最无关的人,多么可笑的处事方式啊。
2025,无论是对待我的孩子还是老公还是其他家人,都要温柔以待,他们才是我生命中最最重要的存在啊。努力做到不骂老公,不打孩子——今年的flag。
春节期间发生的另一件事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那么绚烂而热烈地活着的大S,生命就停在了最美的48岁,两个最爱的宝贝还年幼,多么令人唏嘘,小菲在雨夜暴走台北街头,最悔恨的莫过于生前没有好好地体面地爱大S,此生阴阳两隔再无机会。
我们周遭的一切,包括身边的每一个亲人每一个朋友和自己都并非永恒存在的,相聚本不易,本是幸福,更该好好珍惜这短暂地来之不易的短暂的相聚,为了鸡毛蒜皮争吵不休,实在愚蠢至极。突然想起一句话——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浪费。
再谈谈我的家人,近几年,许是婚后,许是有的泽之后懂得为人父母的不易,开始对父母奉行“言听计从”的原则。我的父母是典型中国传统的奉献型父母,不愿意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太多麻烦,而是一味地去付出。在初四晚上家庭聚餐后,初五上午爸妈就从城里回到了乡下,为了和他们多些相聚,一大早起来买了些咖啡奶茶骑着电动车送过去,奈何还是晚了一些,幸好他们刚出门,哥摇下车窗,我把买的热饮递过去,跟他们说了声再见,望着远去的车子,眼睛忽然一下子湿润了,嫁人后与自己父母相处的时间真的是少之又少,与他们的关系就像载着他们的小车一样渐行渐远...他们回老家了,我精神上的某一处仿佛没了着落...
最后谈谈我的生活搭子——张先生,他是我目前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在他面前,我完全地做自己,他包容我的种种,当然,他也有很多不完美,他有我诟病良久所谓的兴趣爱好,他安于现状安于安逸,从另一个好的角度来说是没有成长焦虑。但同时他对双方的亲戚都热情周到,初四晚上的家宴如果没有他,会黯然失色悄无声息,因为有他,所以热闹非凡,他是岳父岳母心目中的绝佳好女婿,既能挣钱养家,又能爆炒小龙虾。他的优点和他的缺点一样多,希望他学会享受生活。
最后的最后,希望2025一切安好,感受更多生命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