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唐)孟浩然。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宋)黄庭坚。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宋)陆游。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清)顾太清。
这几句诗词描写了清明时节的佳句,透露出这个节日在。古代的诗人和百姓心中。沉甸甸的分量。祭奠,扫墓,缅怀,追思,踏春?......千百年来清明节的传统习俗被一代代的铭记传承这是一个拥抱自然,沐浴心灵,清洗灵魂的日子,让我们一起追思清明,感悟清明。
大家好,又到了一年一季的清明节,清明是我国24节气之一,又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起源于周代,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记载,清明节在冬至后的第108天,即农历三月份,因此又称为三月节,清明节作为节日固定下来,是在唐宋以后,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将每年的公历4月5日定为清明节,也作为民族扫墓节,除汉族以外,还有满族,壮族,苗族,赫哲族。壮族等24个少数民族,以自己民族独特的方式,承袭这一传统节日。
在清明节这一天,还有关于清明节的起源,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因受到陷害,逃亡在外。介子推便是跟随公子重耳,逃亡的家臣之一,一路风餐露宿,历经磨难。经过19年的流亡生涯。公子重耳,终于回到了晋国,当上了国君。成为了大名鼎鼎的晋文公,而曾经割肉奉君的介子推却带着自己的老母亲隐居山里。后来,晋文公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无奈山高路险找不到介子推母子二人,晋文公找人心切听信小人之言,下令放火烧山逼出介子推可是大火并,没有逼出介子推母子而是将其烧死在了。一棵老柳树下发现时追悔莫及。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这一天百姓不准生火,食物也只能吃冷食,因此这一天被称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人登山纪念时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名为清明柳。并将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同样在。在两天前4月4日。是纪念对抗击新冠状肺炎疫情。而牺牲的烈士们和同胞们,我在此谨议此篇。纪念牺牲的烈士们和同胞们。深切哀悼,愿他们在天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