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原始咏叹
——马蒂斯油画《舞蹈》欣赏
作者//郭有生
油画《舞蹈》,是野兽派的代表作,法国画家亨利·马蒂斯于1910年创作,灵感源自西班牙,民间舞蹈“沙达那”。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这幅画主要突显三种颜色——砖红人体、蓝色天空与绿色大地。红色象征生命力与热情,而头发红得深沉,更暗示激情涌动。蓝绿背景与红色,形成强烈的冷暖对比。这种“冲突中的和谐”,恰似原始部落的篝火晚会——黑暗与光明交织,喧嚣与静默并存,却在火焰的跃动中达成奇妙的平衡。色彩功能重构剥离了自然主义描摹,突出了情感表达。马蒂斯曾在笔记中写道:"色彩的目的不是模仿自然,而是表达我们内心的真实。"
而舞者脚下就是地平线,身影投向了天空,暗示人生活在茫茫宇宙间,是那么高大;而绿色的大地,两个弧形线,像女性的乳房,表现了大地的养育滋养人类之功。可见用色,深蓝是深沉的思索,深绿是蓬勃的生机。
《舞蹈》中的人体造型,堪称"减法艺术的奇迹",展现了减法美学的魅力。马蒂斯摒弃了所有细节,没有手指的关节起伏,没有面部的五官特征,甚至躯干的肌肉轮廓,都被简化为圆润的弧线。但这种简化绝非粗糙,反而因高度概括,而获得了惊人的表现力。女性的娇小,男性的高大,五个人物的动态在"收"与"放"、"曲"与"直"的对比中形成连续的韵律。
《舞蹈》中的裸身形象,剥离了文明社会的,服饰与身份标识,回归到"人之初"的自然状态。他们没有具体的表情,却通过肢体的舒展与缠绕,动感与奔放,传递出纯粹的欢乐;没有明确的时空场景,却因动态的重复与循环,指向某种超越性的精神图腾。男女同舞隐喻着世间的美好,是人类共同的杰作。有意味的是,其中一男一女的手已经分开,但却互相努力,去抓住对方的手,因为携手才能赢得和谐快乐,才能创造世界。肌肉的发达,动作的热烈,表现了人类生命沉醉的高潮体验,以及健美的艺术形象。舞者都在低头的一瞬,似乎在诉说一个哲理,低头才能昂头。
更具革命性的是构图的处理,五人围成的圆环,没有明确的起点与终点,舞者的手臂相互交叠,形成无限循环的视觉轨迹。这是生命循环的隐喻,是重章叠唱的抒情,是圆满的形态表现,是宇宙中,变化与反复,节奏韵律的哲理呈现。。而且无具体叙事背景,旨在传递欢快、和谐的生命能量。它将个体的生命能量收束于群体之中,让个体的跃动,升华为集体的狂欢,最终指向人类共通的生命体验。马蒂斯摒弃传统艺术对细节的执着,融合非洲雕刻的粗犷,与东方写意平面感,象征宇宙节律与人类生命活力的共鸣。
站在《舞蹈》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色彩与线条的游戏,更是马蒂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当现代艺术逐渐陷入观念的迷宫时,这幅诞生于百年前的作品,依然保持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因为它提醒我们:最先锋的艺术,往往始于对原始最本真生命的敬畏与礼赞。那些旋转的红色舞者,既是具体的绘画形象,更是人类精神中永不熄灭的火焰,在每一个时代的光影里,持续跳着关于生命、自由与爱的原初咏叹。
是啊,原始的美,为什么那么具有艺术魅力呢?
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