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蜜蜂,大概是上午我开窗透气时,钻进来的,不停的发出碰撞玻璃窗的声音。
我忙着的时候,真没有在意到这种声音,午饭后的安静,才显出它的声响,与这四周的安静不太相符。
我的窗,并未关上,它迷路了,找不到出口;我想,它是需要我帮它,帮它去往百花深处;于是我轻轻捏住它的翅膀,渡它到窗外,窗外的阳光不灿烂,却也让它昏了头,它原地飞舞了一阵,才俯身向下……这是五层楼外。
《摆渡人》热播的时候,路过黄大锤老婆的办公桌,看见她在看这本同名的书,于是预约了一下:“等你看过了,借我舍得吗?”
她当时大着肚子,满脸幸福的样子,爽快的答应:“好啊!”后来黄大锤同学以最快的速度递给我,那本新书。
噢!这“摆渡人”不是那摆渡人,亏看书,不然心里还一直以为是同一源头。
《摆渡人》书,是一名英国女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小说。刚开始看了几页,以为是普通的穿越时空的少女遇到救她命的少年,然后相爱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桥段。
而后看到的内容,我开始不懂了。
真的不懂,什么荒原,什么山谷,什么恶魔,什么湖水,什么安全屋,什么地平线?……于是合上书,打算不再看下去,心里想:这大概是一本宗教异类的鬼故事吧,不想研究了,太费脑子。
过了十拉天,黄大锤询问进展,我才又一次拿出来好好的安下心看。
主人公迪伦是名单亲妈妈带大的女孩子,在妈妈的唠叨与嫌弃里,她非常厌恶现在的生活状态,她想起素未谋面的爸爸,于是在遭遇打击的时候,她觉得有必要去见见他,甚至以后可能会和他一起生活。
在迪伦出发寻爸的路上,隧道里的车出了意外,迪伦以为她是唯一幸存的人,在爬出隧道遇到崔斯坦后,她才知道,自己已经是一个灵魂,崔斯坦是她的灵魂摆渡人,是要越过荒原去往天堂的摆渡人。
通往地平线那边的路途,并不平坦与安全;熟悉路途的崔斯坦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渡劫。崔斯坦告诉迪伦,路途的险恶与否,全看迪伦自己的心境,他们所遇到的困境即她内心的写照,内心阳光与否则决定能否在险象环生中顺利通过。
迪伦的意志力还算是强大的,崔斯坦也深深感觉到这次所渡之灵魂的不一样。应该说,他们俩都是孤独的灵魂,在这不知谁安排的界面里互相依赖前行。
迪伦似乎发现了可以打破常规的路径,而不是遵循以往的游戏规则,接受摆渡之后的归宿。她不属于这里,她属于她自己和爱她的人,她已经开始想念妈妈,也想念充当摆渡人角色的崔斯坦,她分析崔斯坦也不应该接受这样的安排,永无止境的渡魂灵。于是她大胆的返回,也带着崔斯坦返回,返回到人间……
充满诡异的故事,甚至鸡皮疙瘩都爬满了身。但看到迪伦与崔斯坦在地平线尽头分手的描述时,又禁不住被感动了,无论是肉身,还是灵魂,都逃不过爱的依恋;离别时撕心、即将失去时的无助与悲伤,哪怕是三界之外,也是依然如故。
本以为像我这种没有宗教信仰的人,看这样的故事,应该很难理解其中的悬,也无法想象那异域国境里的三界。却意外的,在故事结尾,欣然接受了作者比较阳光幸福的安排——迪伦重新回到了人间,崔斯坦从她身边过,笑着,“嗨,你在这儿!”
崔斯坦渡给迪伦的灵魂,迪伦又渡回他一起回到人间。生命应该这样美好吧!
我还书时,跟黄大锤说,真怕自己看不懂。
电影与它风马牛不相及,幸好没去看,看了先入为主,就更看不下去了。
但主旨应该相似:渡人即是渡己!
生活是一列没有预报下一站的地铁,在看似斑斓的光阴隧道里穿梭,而且只有去途,没有返程。有心的人,都可以渡你一程,你也可以渡别人一段,也许相伴的旅途会收藏到温暖、幸福及浅浅的微笑,纵是暂时的冷冽、凄苦或淡淡的忧伤,也会在同一个终点结束,有没有宗教信仰,差距都不会太大。
窗外的东风正猛,它渡着春梦靠近,索性放下这累人的臆想,随它去……